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何勇海:一纸“督促令”难解“留守之痛”
//www.workercn.cn2014-05-28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有1790天没见爸爸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江苏盱眙河桥中心小学的一名留守儿童在白纸上写道。孩子们的心声刺痛了多年在这里进行帮扶的盱眙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5月21日,他们做了一件破天荒的事———给留守孩子的父母下发“督促令”,以法律的名义督促他们常回家看看孩子(5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在我国,留守儿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失护群体。全国妇联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有6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农村留守儿童。有人称留守儿童为“新时代孤儿”,过着“草样年华”。留守儿童能否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事关这个庞大群体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确实是一个深刻而又严峻的社会问题。

  现实却是,每到夏天,由于缺少看护,或上辈亲人、其他亲戚与邻居看护不力,留守儿童常有溺亡等事件发生。也有一些留守女童,或因防范意识缺乏,或因“隔代监护”力不从心,而受到罪恶之手的侵犯,给女童的身心造成难以抚平的创伤和阴影。还有一些留守孩子,长期缺乏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沉迷于游戏、赌博等恶习,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由此看待盱眙县人民法院给留守孩子父母下发的“督促令”,以法律名义督促父母们常回家看看孩子,显然值得点赞———关怀与呵护这个严重缺失父母关爱的群体,就是要求创新、出实招,穷尽一切手段。而给留守孩子的父母下发常回家看看孩子的“督促令”,就是在督促、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落实留守孩子的监管责任主体。近年来,由于监护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导致的留守儿童悲剧,何其多哉?

  但仅给留守孩子父母下发“督促令”还不够。网上流传这样一则顺口溜:“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让人读到了留守儿童的无奈。他们的父母其实更是无奈,若非万般无奈,谁愿意让孩子处于亲情饥渴、关爱缺乏的境地?当用人单位令职工超时加班、节假不休,留守孩子的父母,又如何“让爱及时回家”?

  有网友为此建议,给用工单位也发一份“督促令”,督促他们用制度保证远在异地他乡务工的职工能够常回家看看孩子。要我看,这只是一方面,治本之策在于,用关爱政策,把留守孩子“送”到不得不在外打工的父母身边,比如给予务工人员平等的市民待遇,使其孩子在城里有学可上,且不必支付高昂的择校成本。又比如将务工人员也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减轻一家人在城里的居住成本。而这些,显然不是法院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