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吕红桥:为企业减负,政府不能打小算盘
//www.workercn.cn2016-01-12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打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组合拳”,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降低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降成本,被列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

  给企业减负并不是什么新任务。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不少大刀阔斧的改革,都是要砍掉“枷锁”,让企业轻装上阵。但目前看来,降低企业成本不是件容易的事。一项报告披露,九成以上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政务环境是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企业的主观感受是,各种负担反而增加了。加大减负力度的呼声仍然较高。

  为什么减负力度这么大,企业仍然感觉不轻松?这其中有经济大环境的问题,也有地方政府的认识问题和政策执行问题。

  一说给企业降成本,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就下意识地认为,这是“损己利人”的事儿,不愿意干。他们的逻辑很简单:降低企业成本,就是减少政府收入,给企业减负,就是给政府加压。

  从企业成本的支出去向看,一些权力部门确实是受益方。在不少审批和检查评比中,企业交的费用要么直接流向政府,要么进了“红顶中介”的腰包。因此,在对这些成本“动刀子”时,有的基层政府部门为了保住自己的“奶酪”,往往会打起“小算盘”。有个地方,原来办手续人要到场,交100元手续费。改革之后,网上办理,人倒是不用跑路了,但费用一下涨到了500元。广西等地也爆出过这样的现象:建筑施工图的审查下放了,但是企业这方面的花费却是原来的三倍。谁在收钱呢?原来,权力转移给了红顶中介,他们头戴“官帽”,捞好处变本加厉。

  中金公司的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达37%。也就是说,100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政府收入就高达37元。这37元中,企业税费和社保支出占大头。这样看来,企业减负,各级政府部门的作用最关键。接下来要打“组合拳”,如果仍然有人自顾自打“小算盘”、玩“小花样”,降成本就可能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中。

  如何让地方政府抛掉“小算盘”,真心降成本?一方面要提高认识。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老百姓要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政府部门这样自我加压,降低企业成本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扭转惯性思维,不能把企业减负与财政减收简单对等起来。从长远看,企业减负之后,业绩和效益可能会有几何级数的提高,会反过来充实政府财力。而对于那些我行我素、依旧把“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的,必须及时套上“紧箍”,强化监督和问责,保证降成本的“组合拳”切实打出效果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