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秦 川:“互联网+”不是加工具,而是转观念
//www.workercn.cn2015-04-17来源: 央视网
分享到:更多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互联网+”成为最流行的词语之一。有人欢呼“互联网+”时代来了,还有人认为今年是“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元年”,不过也有人追问,为什么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

  “互联网+”作为一个概念,已经热得发烫。“互联网+”又不只是概念,而是一种经济模式和形态。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这绝非虚言。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国民经济开局平稳。“互联网+”直接拉动多少GDP增速,虽无明确数字,但一定可观,它已经扮演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不是“+互联网”,这是因为主体不同,作用也不同。“+互联网”仍停留于“传统业态+互连网”的观念,把互联网视为工具,而“互联网+”传递的信号则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不只是载体,而是主体,它不是配角,而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不可或缺。

  曾有人这样比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互联网也会像电一样,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让每个行业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其实,互联网的价值或将远甚于电,因为它不是辅助工具,互联网本身已经产业化,一些互联网企业所具有的产业属性以及所激发的产业升级都不容小觑。

  理解“互联网+”,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换言之,并不是说“互联网+某了传统行业”就等于“互联网+”,它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决定了“互联网+”意味着融合、分享、改造和提升。它所带来的作用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基于此,有了“互联网+”,传统行业已经面貌大变,甚至脱胎换骨。正如有学者称,在新体系中,新的技术和能力会完全改变传统行业的效率和能力,形成新的业务和商业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或将带来一种意义深远的技术革命,它渗透在各个方面,不仅颠覆了传统行业,更赋予了传统行业新的生命。遗憾的是,对“互联网+”,不少人并非意识到它的价值,或者将其意义表面化。据报道,中国“互联网+”存在的一大瓶颈是观念落伍:目前我国的传统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观念固化现象,体现在因袭原有的信息化老路,对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服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用,也没有适应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商业格局的转变。

  我们曾在前几次技术革命中失语,在新的技术革命中绝不能再被边缘化。好在中央早已意识到“互联网+”的重大意义,并从制度安排上推动之。据悉,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改变落伍观念,拥抱“互联网+”,或许我们将拥有不同凡响的明天,从中国经济到生活状态,各个方面都将深刻改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