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机关开放服务设施要因地制宜
谭敏
//www.workercn.cn2016-12-14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开放政府机关内部的一些配套设施,可以弥补社会资源的不足,满足公众生活所需。当然,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尽可能不影响到政府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中午11时30分,可容纳三四百人同时就餐的江苏省泗阳县政府食堂准时开饭,王维奇、陈业瑞、刘传航等3名农民工各自端着盘子,跟县里的机关干部们一起排队打饭,然后与干部们坐在一起用餐。据介绍,食堂从2015年建好后就对外开放,来就餐的农民工每天都有。

  机关食堂对外开放并不是太新鲜的事儿。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北京、成都、昆明等不少地方陆续有机关食堂对外开放。这些食堂因为价格实惠,干净卫生,一直很受市民的欢迎。不过,机关食堂是否应该对外开放,此前也引起过一些争议。比如,就餐人多了,如何保证安全?食堂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具有福利色彩,各单位多多少少都对食堂有补贴,会否加重财政负担?等等。

  不可否认,机关食堂多是按照现有的机关工作人员的数量来配备的,“一刀切”地对外开放,在场地与接待规模上不可避免存在难题,需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但也要看到,机关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不少机关食堂已经承包出去市场化经营,附着在食堂上的“福利”已逐渐剥离。机关食堂与众多外卖相比,其优势并非来自于单位补贴,更在于规模化带来的相对低价和更干净卫生的品质。因此,有条件的机关食堂向周边居民开放,不仅体现其亲民、便民、惠民,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社区服务的有力补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上班族、独居老人、放学孩子,每天去哪里吃饭都是一个大问题。许多地方也都在探索社区食堂,不过,不少地方的社区食堂都面临着缺场地、利润低、无人经营的问题。而具备条件的机关食堂对外开放,无需再另起炉灶,可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无疑是可以大大惠及周边居民的。

  从公共资源共享的角度上看,一些政府机关可以对外开放的不仅仅是食堂。许多机关单位配套设施完善,从停车场、礼堂、球场、游泳馆、图书室、医务室应有尽有。但是,这些设施部分利用率并不高,在使用时间上也不均衡。比如,食堂中午就餐人多,而晚上则乏人问津;停车场白天停满车,晚上则空着。

  与之相对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停车场、运动场所、图书馆等都面临“供不应求”。在城市中心地带,要通过新建运动场地、停车场来满足公众需求,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通过盘活现有公共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却具有相当大的想象空间。在保证机关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开放内部的一些配套设施,可以弥补社会资源的不足,满足公众生活所需。事实上,不少地方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已经开始主动开放停车场和运动场所。早在两年前,广东省住建厅在答复省政协委员相关提案时就表示,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参与对外开放,实行收费管理。今年5月,《关于广州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出台,也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对于政府机关来说,既是公共服务机构,将其配套设施向公众开放就是应有之义。当然,开放内部公共服务设施之前,也应充分调研,厘清创新与惠民的关系,对开放公共服务设施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等进行科学论证和评判,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顾虑的开放之后如何维持管理秩序等问题,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尽可能不让前来停车、运动的市民影响到政府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