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家庭医生”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
易国祥
//www.workercn.cn2016-06-08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由国务院医改办、卫计委等7部门联合制订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6月7日《光明日报》)

  一直以为家庭医生是发达国家的医疗模式,是精英阶层的医疗保障。国外早有美加等国引领,国内有北京上海的中高收入群体试水。要解决好中国普通人群的医疗,家庭医生似乎遥不可及。

  新推出的家庭医生制度特点鲜明,就是面向基层普通人群。就医方来说,家庭医生主要由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充任,在基层担任预防保健、常见和多发病的治疗与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就接受服务方来讲,从需求最为迫切的人群入手,以老、孕、儿、残,以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病患者为重点。为了增强含金量,规定家庭医生以团队服务形式,在诸多方面拥有行业提供便利与优惠的后台支持,比如就医的灵活性,转诊的直接性,用药可单次延长,医保的差异倾斜,患者也可自主选择和调整医生。

  与强制群众在基层就医,用医保比例套牢病源,放开医生多点执业,投入地方医疗硬件建设相比,家庭医生制直接把医生和患者有机联系起来,对于解决就医不均衡、服务难精准,基层医生收入不稳定,病人对基层医疗不信任,特别是缓解医患关系,极可能事半功倍。

  当前的困难,仍然在于医患双方。基层医疗机构是否有能够满足需求的全科医生队伍,会不会出现鱼目混珠而损害新制度的声誉;接受服务方能否在医疗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接受这一新鲜事物。越是最需要的人群,往往越困难,加之流动性大,相当分散,他们能否有效地被联结到服务网上,都是一个未知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