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劝退携手机学生 不如定制手机
吴左琼
//www.workercn.cn2016-03-29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3月初,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12名高中生因在校携带或使用手机陆续被劝退,随后引起热议。沧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教育局已介入调查。(3月28日《新京报》)

  社会各界对学生在校期间能不能携带手机一直有争议,很大程度上来说,学生尚处于自控能力差的人生阶段,如没有正确的引导,往往容易过度沉迷于手机娱乐消遣,不仅影响学习,也影响校园秩序,甚至存在用电安全隐患,所以,在很多学校是不提倡乃至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的。

  在校园纪律和学生权利之间,沧州一中其实也做过权衡。据报道,此前该校和通讯公司合作为学生免费提供不能上网、只能打接电话的定制手机,禁止学生自带手机进校园。可惜的是,通讯公司或出于利益考量,或囿于技术限制,违反了手机限时使用和不能上网的约定,最终学校停止使用此款定制手机并在校园增设磁卡电话。

  不可否认校方曾为此努力,但最终校方升级禁令,对使用和携带手机的学生予以劝退,虽然严肃校纪、校规的目的合理,过程却不合法,处罚过重难免损害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更何况,学校更多的责任是循循善诱。对违反禁令的学生予以劝退似乎能立即起到作用,但是这种“以罚代管”不得不说是一种教育的“懒政”。

  信息时代,的确很多学生可能需要电话和家人沟通,据此而言,沧州一中与其对违反禁令的学生直接放弃,劝退处理,不如为学生们提供真正的“定制手机”。相信通过校园、家庭等多方合作,鼓励更多的手机制造商研发和生产适合学生使用的、真正安全的手机,最终既满足学生沟通需求又不影响校园秩序和学生学习。

  当务之急,与其争论学生该不该带手机,不如寻求家庭、学校的及时疏导和教育,当然,如果身边的老师、父母都是“低头族”则无法说服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此外,无论校园内使用手机该不该被禁止,都不能以劝退处理。否则利大于弊,最终会偏离教育的初衷。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