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郭元鹏:北大教授的“卖房养老”无法复制
//www.workercn.cn2015-10-23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日前,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酝酿住进养老院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10月21日,记者获悉,钱理群先生早已卖掉住房于今年6月底入住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在社区“重阳敬老”活动上,钱老首度回应为何入住养老院,他认为自己适合养老院生活,住进养老社区后,大量时间可用来写作,不用再操心做饭等日常琐事。据了解,钱老入住的房间是100多平方米,每月房费是2万元。(10月22日《京华时报》)

  北大教授“卖房养老”之所以成为关注焦点,有着这样几个因素:其一,身份使然。一个北大的教授,一个知名的大家,都能到民营养老院里养老,我们普通百姓何以难以接受?其二,切合导向。为了解决养老困境,民政部门正在主张推广“以房养老”,虽然教授的“卖房养老”和“以房养老”是不同的,但是其性质也是相同的,都是用房子实现安度晚年。

  有着身份的闪亮,有着导向的走势,北大教授“卖房养老”想不火都难。笔者为钱老的观念更新所折服,为钱老的决然选择所倾倒。但是“卖房养老”的模式却难以复制。

  钱理群被誉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到了这个层面,不能说老人就是不差钱的。最起码百姓和他是没有可比性的。他居住的房子位置、面积都与百姓有所不同,销售价格也是不同。他的房子销售了,可以换来安享的晚年,而我们的房子却未必就能让晚年衣食无忧。比如笔者,居住的是农村房子,政府连房产证都不愿意颁发,理由是房屋土地属于集体用地,没有办理房产证的资格。这种现象所有农村住房都一样,这样的房屋很难“以房养老”。

  即使,农村房屋也能“以房养老”,但是可想而知的是夕阳的色彩也会不同。钱老的房子销售之后,可以住上一个月2万元房租的养老院,这还不包括其他费用。老伴二人居住在100平方米的养老住房里,和平时的生活环境没有多大变化。而我们则不同了,“以房养老”换来的只能是一张单人床,而不是一间房。虽然说人老了诉求少了,可是已经习惯了一间房的生活,只有一张床总是不习惯的。

  最为关键的则是,钱老卖了房子并不是一无所有,老人还有退休金,还有以往存款,完全可以应付其他费用。而眼下很多百姓还游离于社保制度之外,即使参与了一定的社保,也徒具象征意义。当了一辈子房奴,到老了刚摆脱房奴困境,已经囊中羞涩,也用房子养,老何以面对人情礼节?何以面对病有所医?

  一般情况而言,已经功成名就的老人,家庭教育也是良好的,子女因为良好教育也都衣食无忧了,子女问题可以忽略不计。而百姓老头,百姓老太可以吗?尽管说,我们主张一个不啃老的社会,子女啃老可以追究法律责任。问题是,当我们的子女“衣食有忧”的时候,当我们的子女住在廉租房里的时候,作为为人之父,为人之母的我们,岂能忍心不给子女子留下辛苦一辈子换来的房子?

  解决养老的问题,需要政府理智的面对人口计生、公益养老的变革。北大教授“卖房养老”无法复制。

  文/郭元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