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助推“中美大厦”结构之变
//www.workercn.cn2015-09-23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新型大国关系”正是支撑未来几十年中“中美大厦”、避免房屋从内部撕裂的核心“框架”。中美两国领导人将在避免战略层面发生全面冲突、共同维护世界秩序和各自利益等层面进一步形成共识,在“战略交底”的过程中筑起“中美大厦”核心架构。

  9月22日,习近平访美之旅从西雅图正式开启。作为当年邓小平访美“旋风九日”的最后一站,以及冷战结束不久之后推动中美再度和解的“西雅图会晤”的发生地,美国西岸的这座城市,将再次成为中美关系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理坐标。

  此访是习近平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也是他担任国家主席两年多来,中美之间的第三次元首互访。在2013年“安纳伯格庄园会”和2014年“瀛台夜话”奠定的良好氛围中,此次访问必将给两国关系带来重大影响。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之间保持着一种冲突与合作相互交织和轮替的复杂关系,但彼此在经济和其他各领域的依赖始终在不断加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著名经济学家弗格森创造了“中美国”(Chimerica)一词来描述两国关系。金融危机发生后,面对共同的挑战,中美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格局进一步凸显。

  如果把习近平描绘的“中美命运共同体”或弗格森创造的“中美国”比作一幢大厦,那么,自中美关系解冻起,它经历了一个不断添砖加瓦的过程。然而,套用建筑学中的概念,以往的“中美大厦”大体上是一种“砖混结构”:由于整栋建筑都依赖砖墙承重,经济合作等支撑起中美关系的“砖瓦”,时常会在大厦遭遇外力冲击或内部变化时首当其冲,遭受破坏。

  十年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约六分之一,而目前则接近三分之二。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如何处理关系,不仅关乎世界经济的根本走向,更是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中美如何避免历史上崛起国与霸权国必然发生冲突的逻辑,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近年来,主要由新兴经济体力推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之间的矛盾凸显。美俄走向尖锐对峙,中俄关系迅速发展;美国实施“战略再平衡”,中国筹建亚投行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被一部分人误读为抗衡美国亚欧布局的举措;中美两国围绕人权问题、南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新老问题的分歧也在加剧。无论在全球还是地区领域,战略或具体层面,中美之间发生冲突的风险都在不断加大。随着“中美大厦”越盖越高,这座摩天楼除了需要继续添砖加瓦,更需要有“钢筋”和“水泥”铸就的骨架来承重,从而推动整个大厦实现从“砖混结构”到“框架结构”的改造。

  “新型大国关系”正是支撑未来几十年中“中美大厦”、避免房屋从内部撕裂的核心“框架”。2012年,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美的习近平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2013年,以国家主席身份首次访美的习近平阐释了其“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三重内涵。在前两次访美明确概念、阐释内涵的基础上,习近平此次访美将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进入实质阶段。中美两国领导人将在避免战略层面发生全面冲突、共同维护世界秩序和各自利益等层面进一步形成共识,在“战略交底”的过程中筑起“中美大厦”核心架构。

  在新型大国关系核心架构之下,“中美大厦”的具体支撑或“局部框架”也有望进一步完善。已经谈了七年的中美投资协定(BIT)有可能在此次访问中签署,从而推动中美经济合作实现一次大突破。此外,随习主席访美的中国企业家的豪华阵容,也意味着大量具体的经贸合作大单必然会随之而来。在传媒革命推动公共外交迅速兴起的时代,此访也将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次展示。以领导人对民众开展公共外交为契机,“外交背后的温情”将进一步拉近中美民众的距离,为“中美大厦”增添更多暖色调。

  正在陆续展开的此次重要访问,将是助推“中美大厦”结构之变的一次重大建设,也将在添砖加瓦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这栋摩天大楼的地基。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所说:相信此访“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