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朝晖:又见毒胶囊,何时打破“毒XX”怪圈?
//www.workercn.cn2014-09-04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7月22日,接群众举报,浙江宁海县公安局和食药监局查处了以潘某为首的非法生产“毒胶囊”的犯罪团伙。犯罪分子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加工成了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的胶囊,已有9000万粒“毒胶囊”已全部进入了流通市场。目前,潘某等人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批准逮捕。(9月3日新华网)

  近年来,“毒奶粉”、“毒馒头”、“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相继被媒体曝光,把我们的神经都刺痛都近乎麻木了。事后,政府部门迅速查处、管控源头、收回“毒品”、严肃问责,然则,“举一反三”之后,“毒XX”现象仍此起彼伏,绵延不绝,经受着公众强烈的拷问和质疑。这是因为,对“毒XX”严厉打击、严肃查处仅就事论事,事件过后,对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缺位、责任缺失仍然普遍存在,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使“毒XX”陷入了“媒体曝光—政府重视—严肃严处—死灰复燃”的怪圈。有人调侃,现在的人经历了各种“毒XX”的洗礼,身体早已练就了一套“以毒攻毒”、“百毒不侵”的本领了。这样的调侃当然是一种自我解嘲,但又何尝不是对政府监管严重缺失的失望?

  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着实令人担忧,越来越频繁的“毒XX”正以极快的速度吞噬着公众对企业甚至是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每次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民众和网友们都不禁感叹,为什么没有在初始的质检和监管环节就发现问题,每次都要造成了伤害以后才能“马后炮”?衣食住行是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现在连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已经变得让人担忧和质疑,原本作为被民众所信赖的质量守护者的监管部门的失职不言而喻。

  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拷问着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机制,同时也表明,商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黑心经营者不顾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受利益驱动疯狂侵害人的生命健康权,不仅是对法律的挑战,更是对公众底线的挑战。当年的“毒奶粉”事件令诸多婴儿受到伤害,已成了人们心中抹之不去的梦魇,而如今的“毒胶囊”事件更甚,可以想见,作为重金属严重超标的胶囊,对人的身心会造成多大的戕害。

  商人逐利,取之无道;政府监管,只作纸虎,这就是“毒XX”怪圈形成的由来。事实证明,依靠生产经营者的良心“自律”来打破这种怪圈,没有强硬的措施来保障几无可能。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治乱须用重典。首先,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行业门槛标准,从资金、设施、场地等硬件到从业资格、科研实力、诚信记录等软件逐一把关,凡不达标者一律禁入。其次,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权力意味着责任,负责就要敢于担当。作为属地管理的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是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加大对地方政府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问责力度,从行政的源头上强化严抓严管的高压态势。最后,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建立最严格的处罚制度,对违法行为处以高额罚款,使其经济上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使其在社会声名扫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