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赵婀娜:为个性留出空间
//www.workercn.cn2014-06-0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刚刚落幕的2014年高考,颇受关注。

  一方面,改革无疑是2014年教育领域的关键词之一。从教育督导到“绿色评价”,从各地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制度到清理规范各类高考保送生,改革成为贯穿全年的主线。今年的命题透露出哪些改革讯息,令人期待;另一方面,备受瞩目的高考改革方案呼之欲出,希望从高考命题思路中品读出一些高考改革方案的方向,也是不少人关注的理由。

  浏览今年的高考命题,再同往年的命题进行比照,不难嗅出下一步我国高考改革的思路——为学生的个性留出空间,同时,用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备较强的实践与动手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指标。

  大胆推测,未来改革的方向,是通过高考这个风向标与指挥棒,打破学生“止于书斋”的窘境,引导基础教育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充分激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兴趣所长。培养“书呆子”和压抑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将不再适应未来高考的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来看看今年的高考命题。

  数学全国卷中首次出现逻辑题,并将考查逻辑推理能力的试题比例提高到50%以上。让学生解析题目中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推理做出判断,打破了以往高考数学给人的“繁复的计算”“海量的公式和原理”的传统印象。而那些图表题,以及用统计和概率的方法预测空气质量等题目,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语文命题也是如此。今年的语文命题中,首次出现许多读图题和图文转换题,力图考查学生是否拥有捕捉、分析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顺应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当然,与实践动手能力相辅相成的,还有今年高考命题对考生发挥不同个性、展示不同解题思路和知识积淀的引导。这些变化,透露出高考改革下一步的评价与选拔人才的方向。

  高考改革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尽可能地既照顾到全体考生,又能彰显学生不同特点,满足不同高校选拔不同人才的需要。基于此,才有了特长生、保送生、自主招生等多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才有了高考改革多年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艰难跋涉,并持续至今。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的高考命题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的考查。而这一点,与此前不久有关部门准备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战略不谋而合。可以预见,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尽可能早地发现、激发自己的潜力和个性特点,并在高考之前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提高选拔效率,将是未来高考改革的重要思路之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