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抵制网络谣言 净化网络环境
唐玉洁
//www.workercn.cn2016-03-18来源: 中工网—《劳动者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媒体一夜崛起,一种全新的传播格局和传播模式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全新的网络舆论的形成,给国家的执政环境和社会监管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尤其是近两年来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暴露了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掌控和处置能力上的不足,让一些虚假造势之徒借用网络平台肆意滋事,给社会和谐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时间网络空间沦为了传播假新闻、猎奇事件频发的“重灾区”。从早前“山东的毒花生”、“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到近日网络视频上北京地铁上演“北京人对骂外地人”,以及发生在西安地铁因“嗑瓜子男被暴力殴打”事件等,让开放的网络空间成为了个人“秀场”。这些看似个人一时兴起的虚假谣言传播,却着实给社会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带有负面影响的虚假新闻在以讹传讹下造成了广大受众认知上的偏差,使大众心中产生恐慌感和负面情绪,给社会安定埋下隐患。

  “真实”作为新闻的第一要素,如果一再被破坏,那么久而久之这些误导公众、混淆视听的虚假信息将无疑会造成新闻报道生命力的削弱,使大众对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准确的基本信任被击破,公众对新闻传播事实的怀疑,会形成在大众心中新闻传播的无效,影响了真实新闻在舆论导向中的正确性、一贯性,使正确的舆论导向受到严重削弱和破坏,这将是对媒体公信力的一次致命打击。

  这类动机不纯良的视频在广泛传播中,形成了“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的错误认知,民众容易产生国家的社会公共秩序落后、暴力化程度增高,社会团结度降低等负面质疑,在这种骚动的网络舆论风暴下国民心中埋下的伤痕是难以修复的。

  虽说“世界上自有新闻之日起,假新闻便如幽灵一般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但深刻的舆情教训在告诫我们,自由的网络空间,人人都应具备有制止谣言自律性,尤其是作为新媒体的撰稿者不能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而丢弃新闻的“良知”,为了博得眼球制造出一些只靠臆造、捏造的品德低下、哗人取宠猎奇新闻。事实上,在这个“大众麦克风”时代,捍卫干净的传播环境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每个网络传播者不可丢失的“良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