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朋友圈”时代,公私重新划界
姜泓冰
//www.workercn.cn2015-09-24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不知道为什么,新学期开学后的这一段日子里,历史学者们成了刷爆微信圈、引来媒体团团转的红人。不是因为他们的学术发现、育人功业,也不是因为历史学成了显学,而是因为被放大的私德私事、不当的小节细行,让他们成了社会大众的娱乐谈资。前有复旦历史系副教授的办公室恋情和与带着幼子的妻子之间的发文互揭,后有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与研究生郝相赫“断绝师生关系”的声明与争议。每一个都像一部节奏紧凑的短小剧情片,细节充分,一波三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后一则正在进行时的故事里,有一个无法绕开的时髦的关节点,就是微信朋友圈。初入历史研究学术圈的新晋研究生郝相赫,在与导师针锋相对的“情况说明”中强调,自己并未公开“无端嘲讽”学术前辈,只是在熟人间的朋友圈里说的悄悄话。在学生终于公开认错道歉、请求老师仍旧收容的峰回路转情节之后,导师孙家洲也强调,断绝师生关系的“公开信”,只是发在很小范围的“私人的微信朋友圈”,不希望变成大众话题,被舆论绑架。

  由微信朋友圈传播开来的新闻或热点话题,越来越多。这个朋友圈,究竟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真的需要好好研究和界定。从微信存在方式上说,它是熟人圈子里的私言私语;但从微信设置方面看,如果没有手动做出“不开放”的设置,或是“不可转发”的标记,你的朋友圈就已被假定为“开放”,一旦足够吸引眼球,就必然会被复制、转发,以病毒传播的方式蔓延开去,不受控制。与从前的朋友聚会迥然不同,今天的“朋友圈”就像在聚会上举着麦克风告白,太过高调,早已没有窃窃私语的可能,每一句话、每一张图,瞬间便可能传遍全球。与其说它是“朋友圈”,不如叫它“社交平台”。我们甚至都已有了微店、微信广告,可以因圈获利。

  一件原本只需在大学院系内部解决的小事件,演变成全国皆知的大新闻,不是因为“舆论霸权”“舆论绑架人”,恰恰相反,可能是因为有了微博、微信、朋友圈,人人都有麦克风,便时时努力要发更大的声,以即兴、轻率、情绪化而非理性、深思熟虑的表达方式。

  若我们的学者与青年,都习惯了这个朋友圈的时代,以这样轻捷易变的态度来做人做事,比如从并非学术探讨的“无端嘲讽”、攻击谩骂,到貌似强硬的“情况说明”,再到“年少无知”“痛改前非”的认错道歉,只在一两天之内——我们甚至很难知道,这只是他在压力下做出的社交姿态,还是具有了自我疏通和修正能力。无论哪一种,都让人心存忧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