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新闻观察:任性改地名,何处寄乡愁
樊树林
//www.workercn.cn2016-02-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2月2日,河南省新乡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朱某等4人诉被告郑州市人民政府,请求政府撤销通告并恢复祭城路原路名”一案。除了原被告双方代理人,部分河南省、郑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郑州市“祭城社区”群众代表、郑州市政府和市民政局的部分工作人员等80余人旁听了庭审。(见2月3日《大河报》)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是这历史命运的容器。从另一个角度讲,地名就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承载着很多民众浓浓的记忆,也是人们寄托乡愁所在。

  郑州市政府因“祭(zha)”字读音生僻,与标准读音(ji或zhai)相差甚远,给外来客商和民众带来不便等,就作出决定,将原本具有深远历史文化意义的“祭(zha)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朱某等人以此举不符合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第五条、《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十九条等规定,与市政府对簿公堂,要求恢复路名,也算民众法律意识的一种觉醒吧。

  不管该案结果如何,一些地方任性改地名的行为都该引起重视。

  随着不少城市行政区域的合并撤销、街道社区的改造,一些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正在快速消失。据统计,在北京,1980年~2003年胡同地名消失了40%;在广州,1991年~2000年老地名消失了1031个;在南京,最近15年来约200个老地名消失。

  从城市发展、改造的角度,老地名的消失或许不可避免,但必须承认,很多城市也确实没有树立对老地名的历史文化审美,没有保护老地名的文化责任感,缺少长远的文化眼光。

  据文献资料表明:新闻中提到的祭城路所在地历史上叫祭国,最早为商朝的邦国,在商代甲骨文中多次提及。周灭商后也将祭国灭掉,因为这一段悠远的历史,此地名一直沿袭至今。郑州市政府将其更名为“平安大道”,是很通俗易懂,但那段烽火岁月恐怕也将从此被遗忘和割裂,二者孰重孰轻?

  老地名能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及某一历史阶段的经济、史实(事件或人物)、变迁等文化内涵,这早已成共识。因此,从2004年始,中国地名研究所就会同相关专家,在全国启动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7年,联合国确立“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承方面的损失”。与此同时,我国的许多地名也开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畴。目前,国内不少地方出台办法,明确提出地名要体现和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这几年间,我们也看到一些地名的更改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回归,如襄樊改称襄阳、沙市改称荆州等。

  地名承载了大量个体的记忆与情感,任性一改后,即使民俗风情能追溯重拾,文化灵魂恐难复原。当“已经认不出家乡”成为一段段痛苦的叙事,乡愁何处寻?

  希望各地政府在改地名时慎之又慎,多听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多听群众的声音,多保留老地名,让一缕缕动人心扉的故乡记忆能长存民众心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