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战略新兴板”被删有助稳定信心
魏英杰
//www.workercn.cn2016-03-16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昨日下午,国内资本市场传出一个重磅消息:据《北京晚报》报道,“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拟修改57处,其中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这意味着,设立战略新兴板的规划可能被搁置,甚至在五年内不会推出。

  这一消息实在超出了市场预料。此前,战略新兴板一直在积极筹备,正式推出时间也不断提前。就在前几天,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仍表示要尽快推出战略新兴板,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也表示战略新兴板没有推迟。按照相关安排,战略新兴板完全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推出。这时候形势突然逆转,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直接删除,而不是修改措辞,不少人可能会感到不解。

  实际上,战略新兴板被搁置却在情理之中,是基于现实的一种选择。在制度设计上,战略新兴板主要定位于服务规模较大、相对成熟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从而与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形成衔接作用。这一定位,对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回归颇具吸引力。但这样的定位,其实还是会和中小板、创业板构成冲突,搞不好就变成叠床架屋之举。如果是以企业规模大小、盈利能力来作为区别,那么只需把中小板或创业板条件放宽即可,没必要再新设一个板块。难怪有人认为,设立战略新兴板无非是在沪市另外搞一个创业板。

  战略新兴板按原规划是要和注册制一起推出的。而上周六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明确表示,注册制不能单兵突进,其准备工作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这意味着,注册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推出。战略新兴板之所以要和注册制捆绑在一块,就在于上战略新兴板的企业多数难以满足现行《证券法》的条件,必须“降格以求”,而只有推行注册制,才能为其创造上市条件。所以,注册制被延迟,理所当然要搁置战略新兴板。

  更不容忽视的一个背景是,和注册制一样,眼下战略新兴板已经失去推出的最好窗口期。国内要建设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相关改革,有赖于资本市场稳定有序,成交量高,人气活跃。这样投资者才会更欢迎改革,对制度性建设不敏感。就像IPO,市场人气高的时候,一天10家企业发行新股都没有问题,但市场人气低落的话,稍有风吹草动,投资者就会担惊受怕。目前国内股市就处于这种震荡不安的状态。上周五,两市总成交量才三千多亿元,创下了新低。

  因此,这时候如果还推出战略新兴板,不仅会对创业板等构成冲击,影响其估值,还将挫伤投资者的信心。信心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最匮乏的东西,战略新兴板可不能成为压倒骆驼的那一根稻草。据悉,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正是来自于证监会的建议。这表明了证监会的明确态度,说明新任证监会主席上任后的重点工作,就在于维护股市稳定,提高股市人气。这不是倒退,而是务实之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