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从“人机大战”中借鉴“容错机制”
易国祥
//www.workercn.cn2016-03-16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始,“容错”成为两会内外热议的话题(3月15日长城网)。“容错”由顶层提出,说明中央对于强化督查问责机制及其实际效果有清醒的认识。但是,这决不是单纯地给官员减压,更不是弱化追责,它的落脚点是“干成事”,它的价值取向必须是“追求正确”。

  与“容错”话题升温同期上演的“人机大战”,世界最顶尖棋手李世石用第四盘的逆袭,遏制了连续三盘输棋。与其说他为人类赢得了尊严,不如说这是诠释棋坛竞技“容错”的样本。第一,五盘三胜,开局连胜三盘,仍然下满五盘。这是一个允许失败,让失败者爬起来的赛制;第二,参赛者必须要有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坚定信念。所幸李世石充当这样的角色,彰显信念对人的意义;第三,高额奖金的设定,实际上是一份责任契约,或输或赢,并非无关利害的游戏;第四,也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当人们面对连输三盘发出“人类失败了”的叹息时,李世石举重若轻地称“只是我一个人的失败”。

  机制、信念、责任与担当的背后,蕴含一个充满魅力的“容错机制”。如果不是这样,李世石就没有从胜者身上寻找破绽找回自我的机会,人类可能真的为“三连输”丧失自信,这场人机大战的借鉴价值就可能大打折扣。李世石在第五盘比赛中,主动持黑挑战持白胜率更大的阿尔法狗,将输赢置之度外,在“容错机制”给予的空间,将人的追求尽情释放。

  当然,社会管理与竞技比赛或科研中的“容错”不可等量齐观。“99次失败,第100次成功”,科技发明常见的“连输”,不可盲目套用到官员履职上来。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容错机制”,必须厘清主观与客观、探索与折腾、原则与细节等关系。其中,“办成事”“追求正确”应该是始终不渝的目的。如果只是和稀泥,或包容干部,或不计代价,这样的“容错”就会失去意义。

  当年焦裕禄从外地弄粮食替代品回兰考救济缺粮户,最终被免于纪律处份。从组织来说,这种“容错”具有偶然性;从焦裕禄个人来说,“犯错”具有极大的冒险性。好在组织和个人最终都守住了以人为本的底线。对比起“人机大战”的启示,如果有一个能够在恒常情况下管用的“容错机制”,那么,焦裕禄被免责就会成为一种常态,更好地履职为民就会成为必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