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夏熊飞:简政放权让科研 远离功利回归纯粹
//www.workercn.cn2015-07-30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要想祛除科研领域的行政化与功利化倾向,将科研人员从“内政外交”中解脱出来,在科研领域推行简政放权是一剂治本的良方

  据媒体报道,由于一些繁琐规章所困,使得许多科研人员不得不在实验室之外花费大量时间去从事“内政外交”。李克强总理27日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强调:“科研领域也要简政放权。”李克强总理表示,创新需要自由空间,要给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一片自主的天空;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坚决破除对创业创新的不合理束缚,创新科研投入、科技管理、收益分配、科研协同和政府服务等机制,使广大科研人员能够自主决策、潜心研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诱发创新的重要前提就是科研活动,没有最新、最先进科研成果的支撑,创新就注定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而科研活动的主体是从事具体工作的科研人员,创新成果如何完全取决于科研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时间以及相关保障来潜心从事科研活动。

  但是目前在国内的科研领域,很多科研人员除了从事科研活动,还得花费大量时间去从事与科研工作没什么关系的“内政外交”,甚至有部分科研人员把从事“内政外交”变成了主业,而科研活动沦为了副业。产生如此本末倒置尴尬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那就是科研领域的行政化与功利化。

  很多科研人员、特别是资深的科研人员,除了科研人员的身份之外,还对应着一定的行政级别。科研经费的发放往往不是按科研需求分配,而是根据行政级别来划分,甚至科研经费的分配权力就掌握在行政级别较高的人手中。于是便出现了没有行政级别就科研经费短缺的尴尬。如此,不仅影响了科研活动的正常投入,也使得原本纯粹搞科研的科研人员失去了动力,同时也会促使部分科研人员把精力转移到“谋级别”、“要经费”之上,从而荒废了主业。

  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科研的功利化。什么领域热门,成果转化快、变现快,经费投入就多,科研人员的收入也相对丰厚。而那些冷门、需要长时间研究的领域,由于“见效慢”就被冷眼相待。而实际上,很多改变人类历史的重大科研发现,并没有太强太快的转换变现能力,如人体生命科学、太空技术等。如果经费与科研人员全部一窝蜂地涌向热门领域,肯定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容易导致科研成果的同质化,当然也就无法确保科研领域的均衡发展。

  功利化的另一个体现是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单纯以成果论英雄。但是一些重要的科研活动要出成果需要极其漫长的过程,甚至有可能最后根本就无法得到成果。而在刻板的考核体系下,这是不能被允许的。这也导致很多科研人员丧失了对未知全新领域探索的勇气,同时还可能诱使部分科研人员为了完成考核目标而搞学术造假。

  要想祛除科研领域的行政化与功利化倾向,将科研人员从“内政外交”中解脱出来,在科研领域推行简政放权是一剂治本的良方。改革现有行政主导的科研格局,让权力回归至最有发言权的一线科研人员手中,改良不合理的科研考核体系,让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地从事纯粹的科研活动。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更多优质的科研成果,从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