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李小佳:从一个数据看创新链条“肠梗阻”
//www.workercn.cn2015-05-07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仅有不到一成上海居民已完全实行了垃圾分类(6.5%)”,这是近日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上海市民社区生活调查的一个数字。调查还显示,实行部分垃圾分类的居民占比28.6%,从未实行的占比32.1%。

  一座城市,其实好像一个生物体,既有大规模的物质吞吐,也需要良好的新陈代谢。不管一座城市多么繁华,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垃圾问题,就难言真正的文明城市。因此,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多年来一直倡导垃圾分类,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之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明显进步。但调查数据也说明,就垃圾分类而言,在政府大力倡导和市民具体行动之间依然存在着显著距离。

  近年来,人们对于垃圾问题表现出关切,既反映了对“垃圾围城”的担忧,也是环保意识提升的一个表现。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雾霾、排污、食品安全等与环保有关的话题总能吸引到各方眼球,成为舆论热点。然而,调查数据不仅仅反映出了缺口,更折射出了反差:一方面,是舆论和坊间表现出来的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热度和高呼声;另一方面,却是仅不到一成市民完全实行垃圾分类、三成市民从未实行垃圾分类。这就不得不让人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

  众所周知,环保可以说是今天社会共识度最高的一项工作。但即便是这个共识度最高的领域,其推进也依然是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有的是目标与目标之间打架,譬如,人们既希望呼吸更新鲜的空气,但在GDP的诱惑下,又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对空气、河流、土壤的保护;还有的是目标和行为之间不一致,例如,人们既希望生活在垃圾少而又少的城市,但是举手投足时却常常以方便而非环保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问题的尴尬也就难以避免了。

  环境保护的尴尬,还说明了转变思维方式的重要性。科技创新之难,有时并不一定难在能否发明出世界最前沿的高新技术,相反,可能难在能否用科学的方法将创新链条上的每个环节打通、理顺。例如,垃圾分类是城市环保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只有前端实现垃圾分类,才有后端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的可能。反之,假如不进行垃圾分类,即便后端再运用世界最新的高科技手段,垃圾处理回收和再利用其实也只能沦为空谈。而如果高新排污处理技术被空置,与其相关的科技创新也必然受挫,创新链条遭遇“肠梗阻”也在所难免了。

  一个垃圾分类的调查数据,再度印证了一个浅显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环保之难,不是难在缺乏环保共识,而是缺乏环保最基础环节上每个个体的参与,以及运用科学方法和治理智慧真正调动起个体的积极性。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此类问题在现实中或许并不少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