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方 言:“用路收费解决拥堵”不可行
//www.workercn.cn2014-06-11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发表文章认为:“交通堵塞,道路供不应求,是因为道路的使用是免费。这样便宜的供给,大家都会尽量使用,随便开车上路,道路焉能不堵。彻底解决道路拥堵的方法是用路收费。”

  一如往常,他的观点一出立马招来骂声一片,于是他发微博劝大家“看问题要全面,不要意气用事,更不要随便骂人。”不过,这回我倒是要奉劝茅老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犯幼稚病。

  用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需,这样浅显的经济学道理大家都懂。比如,一段时间,大蒜的需求量大,但当大蒜不断涨价时,人们便减少大蒜的消费,价格杠杆发生了作用,于是大蒜的价格就下来了。然而,市场上的供需平衡并非都是能用价格杠杆调节得了的。譬如,知名医院总是人满为患,按照茅老的逻辑,就是要拼命提高就医价格,从而让就医的人减少。实际上现在有的医院看病价格本来就很贵,那些为了挽救亲人生命的家属即使豁出全家积蓄甚至借钱还是要治病。这样的价格调节势必把优质的医院变成了有钱人的医院,医院治病救人的功能也就丧失了。

  茅老关于解决交通拥堵可向所有开车者收路费的建议确实是个馊主意,其幼稚首先在于夸大市场的功能,混淆公共产品与普遍产品的差别,好像价格杠杆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就医、上学、住房等公共产品与服务领域的问题,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思维来解决,但绝不能仅仅靠市场经济手段来调节。道路供给不是个简单的市场问题,涉及社会发展、民生福祉。到底是什么导致交通拥堵?个中原因复杂多元,绝非收费、不收费这样简单,果真如此,拥堵这个世界难题也不会拖至今天仍未解决。如果谁有好的办法能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或许会荣获诺贝尔奖,也会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而绝不会招来痛骂。

  茅老的幼稚还在于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地认为道路的受益者就是开车者。“要致富,先修路”反映了一个地方对于道路基础设施的期盼。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得修路。人们对道路的需求是出行的需求,更是发展的渴求。修路并不一定是鼓励开车,修路造福的不仅是有车族,而是道路所连接、所辐射区域的大多数人。对于一个地方来说,道路提升的是整个区域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路费仅由开车者分担看似公平实则是不合理的。

  从茅老以往的一贯观点看,他是位纯粹的市场经济论者。按理说他应该把政府也视为“经济人”,问题是茅老的“用路收费论”似乎把政府或者收路费的企业视为一个纯洁的“公共人”而非有着私利的“经济人”。这未免有些幼稚或纯洁。用路收费这样的主意其实用不着茅老这样的“大家”来提出,聪明的政府和企业早就想到并用上这招了。一些高速公路收费还贷期到了还要无限期延长,一些道路收费贵得离谱,一些道路收费企业福利待遇好得惊人。而且“修一条道路、落马一批官员”的故事总是在上演,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河南交通厅原厅长曾锦城落马以来,至今全国已有14名省级交通运输厅厅长落马,其中河南省4任厅长“前腐后继”。如此政府“公共人”,怎叫开车族甘心付费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