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视点-正文
“无颜回乡”与“专坑老人”
石述思
//www.workercn.cn2015-02-1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春运是地球上迄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超过40亿人次。

背后是现代文明史上最剧烈最迅猛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一张窄窄的火车票寄托着太多人回家的渴望和沉重的乡愁。

随着春节的临近,整个国家逐步沉浸在一曲《回家》营造的浓郁亲情中。

但也有一些漂泊在外的年轻人,因感到苦苦打拼却无所建树,拒绝返乡。

谴责者规劝者如云。理由无非是父母渴望的是陪伴和团聚,而不是衣锦还乡的荣耀。假如你父母现在60岁,如果能活到80岁,如果每年春节见上一回,待满一周,不过才能共度140天。

这样真挚的劝告感人至深,洋溢着一代人对亲情的渴望和憧憬。

但曾经一家子几代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度的时日不再回来。

最初,故乡的“逃兵”都是一些有出息的人,他们涌进城市,试图通过努力奋斗去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他们的辛劳塑造着崭新的城市文明,却也被城市彻底地改造着生活方式、价值体系。

大都市充斥着没有故乡的寻梦者,他们在现代城市的洗礼下,衣锦还乡、荣耀祖宗的内在冲动有时不亚于古代苦读圣贤书以求早日金榜题名的寒门秀才。为此,他们甚至耽误了婚期,甚至很多人最初离家的时候,穷尽了家庭所有钱财,寄托着整个村庄的希望。“恐归”有时不是不孝,是想尽孝而不能的愧疚。而在当下,迎接归来游子的目光不仅有父母无私的关爱,还有亲朋对其财富和地位的渴望。

而没有离开的父老,因习惯了鸡犬相闻的农村生活,加上城市户籍壁垒森严,社保接续困难,选择了在故乡留守,子女便成为靠电话维系的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挂,唯有春节才能完成一次面对面的带有体温和表情的团聚。

然而即使在城市,同住一个城市的同一小区,保持着一碗汤的距离,多数苦苦打拼的年轻人平时也很难有暇与父母一起共进一餐完整的饭,彼此沦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独生子女一代终于成为社会中坚,家庭养老成为奢望,即使社会化养老成为趋势,老人也无法承受情感缺失带来的寂寞孤苦,尤其是丧偶以后,更是面临无人陪伴的窘境。

因此,都市骗子越来越多地盯上小区里独居的老人,他们大都为了养老有些储蓄,为保持身体健康,除积极购买理财产品外,就是成为保健品的忠实用户,骗子们大打亲情牌,直至以爹妈相称,嘘寒问暖,无微不至,进而骗去老人巨资。如此低级骗术屡试不爽,除了提醒老人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更多地应审视其背后的深刻成因,找到尊老助老的现实之道。

快速城市化使得传统的静止的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家庭逐步离散。数以亿计的人进入城市宛如进入一个陌生人的世界。因此,推动乡土文明向尊重个体的现代城市文明嬗变,公共意识、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公共文化的建立都成为当代急迫而关键的课题。

或许,很多眷恋过去乡里乡亲生活的人会抱怨城市文明背后的冷漠和自我,但你无法否认城市文明带来的独立和富足,你必须承认:中国回不去了,未来的城市呼唤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去推动整个民族走向世界,与现代文明接轨。

在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独立创业创富的道路;而越来越多的老人放弃了自怨自艾,开始独立地面对一个人的黄昏。广场舞不管引发了多少争议,都可视为老人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黄昏恋”不管遇到多大阻力,都是老人努力开创属于自己新生活的突围。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除了春节一年一度的团聚,现代人如何延续自古以来都贵重如命的亲情,新时代如何重建孝道,延续传统,重拾伦理,共建道德?

失衡的现代化需要找到一个牢固的支点了——基于人性,基于美德,基于爱。

春节,你无论成败,都应该马上出发,尽快回家。只有家,才存在完整的接纳和关爱;只有团圆,才能让人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所有。

人在天涯,心系父母,你别无选择。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绵延至今最重要的理由,永不过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