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看台声音:郜林打了中国足球的“脸”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5-07-2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郜林进球后面向辽宁球迷,做出打脸的动作时,他的感觉一定好得不得了,但正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赛后,他果然在球员通道里,遭到球迷的辱骂,这一次,郜林不再潇洒,把鞋愤怒地扔向了球迷。

  闭嘴、打脸和扔鞋有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好说,但它至少证明,足球不是江湖,快意恩仇需让位于职业规范。球迷谩骂固然恶劣,但郜林挑衅却无异火上浇油,因此他需要承担整个事件的后果。

  在现代职业体育体系中,球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花钱买票,说是球员的“衣食父母”也并不为过。职业球员和球迷(哪怕是对方球迷)过不去,就是和自己的饭碗过不去。因此,球员和球迷干仗,无论有多么充分的理由,最终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有大家最为熟知的两个案例为证——坎通纳在老特福德球场暴打球迷西蒙斯后,最终被禁赛9个月,自此状态下滑,竟被迫改行演电影;而NBA球员阿泰斯特在奥本山宫殿斗殴事件后,不仅被禁赛73场,而且还被停发所有薪水。

  “永远不要和球迷为敌”,这应该是职业球员的基本职业规范。郜林得到了从球员到媒体和球迷的广泛声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行为是正确的,应该被鼓励。没错,郜林的行为很爷们儿,但也非常不职业,得到禁赛的处罚,是必须的。否则,下次碰到类似事情,球员们群起而仿效之,中国足球赛场秩序岂不更加乱套?

  郜林是国脚级球员,应该是中国职业球员的榜样,他的职业素养如此,其他球员也大致可以推测。而另一方面,类似辱骂郜林的球迷在中国足球看台并不鲜见,各种充满地方语言特色的“京骂”、“沪骂”、“川骂”更是司空见惯。足球应该是一项美好的运动,但在中国,它却不幸成为一些人的发泄场;足球应该充满正能量,但当你置身骂声震天、冲突不断的赛场,你能感觉到这种正能量吗?你或许甚至害怕带自己的孩子走进赛场。

  让人忧心的是,面对足球赛场秩序的混乱,作为管理者,中国足协似乎缺少魄力和作为。对于球员和教练的违规和违纪行为,足协罚单不断,但建立赛场秩序,又岂能仅靠一罚了之?中国俱乐部向来不差钱,他们最不怕的就是罚款。而对于观众的管理,足协更是缺乏基本的制度构建。还是以坎通纳和阿泰斯特事件为例,辱骂坎通纳的球迷西蒙斯被没收了年票,并永远禁止进入球场;向阿泰斯特扔饮料的球迷则被判30天监禁。这样的惩罚在中国,难以想象,也绝不会发生,长此以往,就很容易给球迷以错觉:花钱买票,就是大爷,就可以为所欲为。

  任何人被惯坏,后果都很可怕,球员和球迷,概莫能外。中国足球的生态环境,就是这样搞坏的。

  平心而论,中国足球这几年来,是有进步的,最重要的是假球黑哨收敛了,因此,观众才买账,但找回诚信、请回观众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其复杂和艰苦程度远超乎管理者的想象。中国球迷也是有进步的,但穿上统一的服装,喊着同一口号,也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球迷文化远没有这么简单。

  当郜林有滋有味地做着打脸的动作,他在想什么?其他人又在想什么?这的确是个有趣的问题。我觉得,他打的不是混账球迷的脸,而是中国足球的“脸”。这个“脸”,与郜林有关,与球迷有关,当然也与俱乐部有关,与管理者有关,甚至与每个关心中国足球的人都有关。

  中国足球苦情了这么多年,出个把打脸事件,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激愤的,我们或许还要感谢郜林。他不仅“打”出了自己个人的尊严,也“打”出了中国足球真正的水平(职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和生态(球员生态和球迷生态)。中国足球之难搞,之一地鸡毛,之积重难返,由此亦可见一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