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旅游观察:丽江:小城里的大智慧
舒年 //www.workercn.cn2014-11-3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木府鸟瞰(舒年 图)

  去云南旅游者,大抵都会去丽江一游。作为曾经的茶马古道重镇,人文风景自不必说,周边自然风光也不错,壮美的玉龙雪山,被称为“女儿国”的泸沽湖,山水青秀的拉市海。

  如此多的旅游景点,也让你能在丽江古城里,听到游客们操着全国各地的口音。城内狭窄的石板路上的行走者,大多背着书包带着相机,两侧酒吧咖啡座和特色商铺林立,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丽江。这话虽然不假,但却让我疑问重重,来丽江做什么,只为了喝咖啡?在北京的街头,一样能找到同样的地方。

  直到我在古城里足足转了好几圈,才让我找到了一个能理解丽江的地方,而这里,似乎也是全古城游客最稀疏的地方——木府。古代丽江统治者,木氏土司的府邸。

  游人少的原因,除却参观要另收门票外,在我看来还有两个。其一,丽江古城与其它古城不同,道路不是按照东西南北呈网格状分布,而是错综复杂。外人置身城中,很难找到城中心在哪里。其二,最关键的是,从外表上看,木府实在不像一个“府”。一般古城里的官衙府邸,大多有个宽阔的空场,供主人迎来送往,接受拜贺。但堂堂木府,门前却只有一小片空地而已,能不能停下几辆马车都难说。看上去,只和一个富商之家无甚两样,难怪游客们找不到。

  明代徐霞客在《滇游日记》里曾写,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可这小小的门前广场,怎么看上去也不像王者风范,到底是徐霞客在吹牛,还是我自己孤陋寡闻?

  其实,最令我狐疑的,倒不是府邸大门过小,而是,木府如何存在了400余年的时间?

  中国自古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这话说商人有些勉强,说古代的贵胄之家却很恰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后代大多未出数代就凋零了,《红楼梦》里甄士隐娓娓道来的,便是贵不过三代的真实写照。朝代更替,更是贵胄之家的难逃之灾。

  但这却不适用于木府。从明朝朱元璋钦赐木姓,到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历经朱明、吴周及清三代王朝,木家都是丽江的土知府。

  待进了木府大门之后,才发现,徐霞客所言不假。府中通衢宽阔,殿堂轩昂,亭台楼阁颇有气势,站在木府后面的狮子山上俯瞰全城,确有“开门诸侯闭门王”的感觉。若是一般人站在此处,难免会飘飘然,心思早就飞到大山的那一面。“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王业成”,这是人之常情。多少帝王的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有了第一座城,后来又有了第二座、第三座……

  不过,木府殿堂上的牌匾,却大多写着“诚心报国”、“崇德”,而书房里摆着的各种耕读之作,也是一般土司之家难见之景。整个丽江古城,虽地处边陲要地,却没有一寸城墙。想想进门时看到的空场,实在是低调得不能再低调。

  几百年里,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当各路豪强为紫禁城的龙椅而厮杀之时,当许多人为一顶更高的官帽而角力时,木家安心耕读在此,教化牧民,丽江也得以留下一份宁静,安然至今。

  知礼节,眀大义,重家教,晓进退,在西南边陲的古老小城里,木家有着与众不同的大智慧。今天,人们来丽江,寻找世外的宁静,而这份宁静,最初来源于这座古老的府邸。

  不管你的人生,正处在亨通之路上,还是面临坎坷之途,都该来丽江看看,看一看木府,看一看七百年前,那座小城里的大智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