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人人都当是诚信践行者
梁宝辉 洪合林 巴 山
//www.workercn.cn2015-07-0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把“信用”刻在心里

  河南叶县 梁宝辉

  最近经历了两件小事,颇耐人寻味。一个故事是前两天找了一位车夫帮助拉送货物,事先商定运费10元,后来我看他实在太辛苦,就给了50元作为酬劳,他却退掉了多出的40元钱。另一个故事是去废品站卖矿泉水瓶,老板明显少算了,却振振有词:“诚信多少钱一斤,我只讲赚钱。”

  诚信多少钱一斤?在唯利是图的驱动之下,诚信仿佛显得“一文不值”。但实际上,那位车夫的行为远不能以金钱衡量。是的,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之中,而在一个缺少诚信的“霍布斯丛林”中,也没有人能获得最基本的安全。“你就是他人的环境”,每个人的失信都会降低整个环境的道德水准,你今天坑了别人,如何保证明天不被人坑?

  说到底,失信惩罚的是自己,守信荫庇的也是自己。在这个意义上,人人都应该是涵养诚信的行动者,而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摒弃说一套做一套的小聪明,把信用刻在心里,才能共同托起一个信用中国。

  加固诚信的堤坝

  湖北大冶 洪合林

  某地法院将一批长期欠债不还的“老赖”登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结果老赖们受到无法贷款、不能坐飞机等种种限制,不得不主动到法院缴纳执行款。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诚信的生长需要个人自觉,更需要制度的托举。

  地沟油、毒奶粉、病死猪肉、学术造假、逃债骗贷、网络欺诈……这些失信现象之所以禁而难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守信者往往会吃亏,失信者反而得实惠。可以说,防止失信行为,一次有力的惩处,胜过一百次无力的劝导。如果出售假冒伪劣的结果不是大赚其钱,而是吊销执照,哪个企业会践踏诚信原则?如果个人失信带来的不是侥幸获利,而是进入诚信“黑名单”,谁又会无视公序良俗?

  信用信息共享,足以对失信行为形成震慑,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一处失信,则处处被动;一时无德,则时时受限。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失信才能得到遏制,诚信才能茁壮成长。

  抓住“关键少数”

  四川大竹 巴 山

  《论语》论述过诚信问题。在孔子看来,在足兵、足食和“民信之矣”三者之间,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是排在首位的政治价值。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仍然很有启发。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涵养社会诚信,同样需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一些地方,一些干部在处理与老百姓利益攸关的问题时,能捂则捂,能拖则拖,甚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息事宁人采取欺骗的方式。其结果,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透支了群众的信任。

  在中国历史上,商鞅徙木立信,助推秦国迅速崛起;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则加速了周王朝的解体。任何时候,政府的行为都是无声的号令,建设社会诚信必须从政府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当政府公信力日益提升,党员干部践行诚信,全社会都会自觉跟着学。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