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解放日报:不放鞭炮,“年味”不会寡淡
//www.workercn.cn2015-02-16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原标题:不放鞭炮,“年味”不会寡淡

  这些年来,每逢春节来临,对城市要不要禁放鞭炮都会引发激烈争议。我是坚定的禁放派。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就与几位政协委员一起,提过在上海城区禁放烟花鞭炮的提案。此后,上海以及武汉、北京等城市曾发过禁令,但鉴于部分民众要求解禁,后来又由“禁”改“限”了,只有武汉市于去年重启了“禁鞭令”,我以为,重启“禁鞭令”是与时俱进的正确之举。

  反对禁放鞭炮者认为,“爆竹一声除旧”,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俗,不能动。诚然,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流传下来的生活文化,常常是相沿成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过,这只是一面,同时,它在传承过程中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变异性。这是因为,民俗文化也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进行变革。拿缠足习俗来说,古来虽是汉族妇女的必习风俗,但因其摧残人体人性,属一种陋俗,是民俗中的糟粕,自20世纪以来,逐渐被被淘汰出局。

  燃放鞭炮的确有助于增加年味,增添喜庆色彩,但它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污染空气,影响环境;引发火灾,造成伤亡;噪声聒耳,破坏安静。每年为了防止放鞭炮带来的危险后果,多少公安、消防、医务、环保人员坚守岗位,严阵以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2014年的年初五,上海有1.8万多名环卫工人一夜未眠,在马路上清除了烟花爆竹垃圾近1000吨。春节燃放鞭炮,与我们今天所大力倡导的健康、绿色、环保、和谐等理念背道而驰,是到了大声向它说“不”的时候了。

  春节俗称年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年俗的核心精神,诸如除旧迎新,祭天祈年,娱乐狂欢,人情交融等等,这些人的本质要求与期盼,将世代相传,永不消灭。但是具体的表现形态,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有所变化。就拿放鞭炮来说,在农耕时代,不仅寄寓着当时人们用以驱魔避邪的愿望,而且适应当时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状况,可以增添热闹喜庆气氛。如今早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城市大量出现,人口集中,高楼林立,在这样的环境里大放爆竹烟花,危害太大,完全可以用电子炮等方法来代替它。

  实际上,春节中不少旧民俗已逐渐为新民俗所代替。比如,过去闭门守岁,如今则旅游过年; 过去多登门拜年,如今一个微信祝福满满;过去多家中吃年夜饭,如今不少人则在饭店欢聚;过去向孩子发压岁钱,如今还向老人送压岁钱。此外,还新出了“春晚”这类新民俗。不放鞭炮,“年味”并不会“清汤寡水”。随着历史的发展,风俗文化也是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对该消失的“陈”俗,让我们笑着与它告别吧。

  根据对800名市民的调查,今年的挺“禁”派为59.1%,挺“放”派为29.3%,赞成禁放鞭炮的已成多数,说明禁放会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领导干部应带头示范,扩大社会共识,倡导新风尚。在城市禁放鞭炮,是为了人民的安全,为了欢乐中不出现眼泪,为了绿色环保,一时不理解的市民终会拥护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