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法制日报:保障房社区成空城折射责任缺失
唐伟
//www.workercn.cn2015-01-22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目前的保障房政策中,对数量具有刚性要求,而对质量和位置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很多地方为了完成任务,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

  全国保障房建设的典型、青岛市重点民生项目,包含公共租赁房3797套,限价商品房6253套的青岛白沙湾保障房社区正在变为一座空城。其中公开销售的限价房从2012年底公开销售至今,仅收到了不足200份申请。若再除去审核不通过的申请,销售情况将更不理想(1月21日《京华时报》)。

  顶着全国典型的光环,最后却成了一座偌大的空城,青岛白沙湾保障房社区的现状,不过是全国保障房空置现象的缩影。位置偏僻、缺乏配套设施,使得保障房无人问津,即便在住房价格不断攀升而“一房难求”的情况下,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保障房成空置房的现象,折射出公共责任的缺失。

  2013年8月,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显示保障房空置现状较为严重。试想,如果保障性住房位置偏僻,周边就业机会少,居住者远离工作地和服务区且交通不便;小区功能配套不完备,缺少教育、医疗、体育、商业、文化活动等配套设施,生活不方便,保障房即便建设得再好也很难有实用价值。若再加上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更是降低了保障房的性价比。在此情况下反思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切实加以改进,才能减少民生工程成伤心工程的尴尬。

  从某种意义上讲,保障房成空置房是公众用脚投票的结果,并由此揭露出保障房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目前的保障房政策中,对数量具有刚性要求,而对质量和位置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很多地方为了完成任务,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为了节约成本更是把保障房建在位置偏远的地方,导致保障房住不了,也住不好。假若在既有保障房规定中,除了有明确的数量要求,还有刚性的质量和宜居标准,比如明确规定,保障房建设不能太过远离城市中心,不能被隔离居住,不能没有配套设施就交付,要经过相关机构的评估和验收,甚至要实施专项的审计,那么类似问题就可能杜绝。再假如在保障房的规划和设计前置环节,引入专家评估、民意测验和公开听证,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选择,那么保障房才会真正具有高质量。

  时下城市中心区寸土寸金,商业开发的利润空间很大,若是用来配建保障房很可能会牺牲经济利益,但对民生却是善莫大焉;反之,远离中心区的土地价格相对便宜,建设的成本也相对偏低,政府可以减少投入,却会成为民生之痛。是偏重于经济利益还是惠及民生,抑或两者兼顾,考验着责任之下的智慧。保障房建设不能脱离城市的整体利益而存在,更不能游离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外。当务之急,就是要补强保障房建设的一系列标准,包括位置、配套设施、宜居程度等内容,同时再辅以严格的审批和验收程序,保障房社区成空城的现象才不会重演。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