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深圳特区报:切断地方政府与资本市场过于密切的联系
//www.workercn.cn2014-10-31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近日表示,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发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这无疑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

  无论哪个市场,只可进不可出,肯定不是一个完善的市场。这意味着“优不胜、劣不汰”,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最优。改革的方向,就是打通市场的出口,使市场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市场,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

  初创于我国市场经济远未完善时期的股票市场,初衷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它最主要的制度缺陷,就是没有明确的退市制度,“上而不退”成为常态。一方面,一些缺乏投资价值的公司没有退市压力,缺乏业绩压力,使得整个市场的激励机制严重缺乏,也使整个市场投资价值逐步下降;另一方面,优质的企业又难以通过资本市场有效融资,被迫通过所谓壳资源曲线融资,加大了交易成本。

  但坦率地说,板子不能完全打在企业身上。我国资本市场,本质上有浓厚的政府主导的色彩。由于上市资源指标化,哪家企业上市、能否上市往往与所在的地方政府有密切关系。甚至有的企业上市,是通过领导批条子的方式来实现的。政府主导的资本市场发展,自然就与地方政府利益直接挂钩。例如,不少地方把实现多少家企业上市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标准,故而不少地方政府把相当大的精力,用在推进辖区内企业上市上。

  在市场主导的资本市场发展中,企业退市受损的是投资者,是分散化的股民。而在政府主导的资本市场发展中,企业退市,受损的更多的是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对地方的财政贡献很大,退市会影响到当地的财政,也会影响到当地的投资环境。客观地说,企业退市触及地方政府利益,是过去退市制度改革之所以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次证监会动真格推进退市制度改革,是完善资本市场最具决定性的一步,意味着上市不等于“上保险”,退市风险随时可能到来。在实践中,需要各项配套措施的推进,但更重要的是要切断地方政府与资本市场过于密切的联系,转变政府职能,使地方政府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角色中彻底退出来,让市场来选择、衡量优质企业,使资本市场匹配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匡贤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