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偏离价值指向的军训不可有
//www.workercn.cn2014-08-28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生军训被戏称为入学“烤”试。而近期发生在湖南龙山县皇仓中学新生军训上的教官与师生互殴事件,恐怕要“烤”得学生伤痕累累,终身难忘。这起冲突,造成班主任在拨打120时被教官打晕,最终致41名师生受伤。

  这样的冲突让舆论高度关注并引发了关于军训制度的存废之争。反对者说,通过军训增强学生纪律观念、吃苦精神云云,效果几近为零,如不信,军训结束一周以后去看看学生宿舍就可明白。还有人说,军训现在已经利益化,从服装到训练费,为贪腐留下了巨大空间。此外,军训占用教学时间,对正常教学冲击颇多,造成一个学期教学缩水。

  就本事件来看,无论是《学生军训管理办法》,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均明令禁止打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受训学生,而体罚、殴打学生,更与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现代社会,没有人能接受以简单粗暴、侮辱人格甚至摧残身心的方式来培养服从精神。

  本次军训互殴事件,撕开了军训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的一面。然而,我们仍不能据此而否定军训制度的合理性。军训本无罪,罪在错误的形式和粗暴的管理。军训意在涵养学生素质,磨炼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国防意识、爱国意识,塑造具备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合格公民。

  这一价值指向,无论古今中外,虽然形式各异,但无不都是国家公立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前应试教育与独生子女文化盛行,以及国内国防教育和公民教育缺乏的背景下,军训的这种价值指向不应弱化。事实上,西方国家中类似我国军训制度的童军制度,也把一些军队的训练方法用于训练6岁到20岁左右的青少年。在美国,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曾经参加过童军的训练。

  当然,相比西方童军制度相关活动的多样化、趣味化、灵活性特点,我国的军训活动在有的地方和学校显得单一刻板,流于形式化、简单化甚至粗暴化。一味追求“严”和“狠”,奉行“棍棒教育”,缺乏起码的包容度与因材施教的多样性,只会带来逆反效果,这样的军训活动已完全偏离其价值指向。但这并不是军训制度存废的问题,如何提升质量,才是最为关键的。

  军训承载着特殊的意义,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以个体、孤立的事件否定其积极意义,也不能继续纵容乱象丛生、积弊沿袭。在追究个案相关责任人的同时,更应引起制度层面的反思和改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