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收视率“国标”一小步,还须监管一大步
//www.workercn.cn2014-05-23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中国首个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将开始实施。近年来,收视率已经从行业内部的专业术语摇身一变成为社会公众非常熟悉的热词,“唯收视率”、收视率造假等现象,越来越多地见诸媒体。《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的实施,让与收视率有关的各项工作进入更加有据可依的阶段,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收视率及电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更多具体、有效的管理方能真正解决。(5月22日人民日报)

  对于电视行业来说,收视率无疑是实现有效量化的硬指标,它不仅体现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欢迎程度,某种程度上还可能左右观众手中的遥控器,而它更关系到节目制作单位与电视台等传播单位的利益决算,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营压力下,决定了影视文化的品质与“走向”。而在抗日神剧等雷剧频现,“唯收视率”、收视率造假等种种乱象面前,则是行业标准中监管、审核主体不清,调查数据公信力不足、各方利益驱动等各种原因纠缠不清的直接恶果。

  必须强调的是,即将实施的《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国家标准由全国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这是与现行的《中国收视率调查准则》行业标准的最大不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标准化建设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愈发凸显,继品牌竞争、产品竞争之后,标准竞争成为影响更大、水平更高的一种竞争,对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重要部署。国标的实施,收视率调查的相关准则从行业标准上升到了国家标准,与收视率有关的各项工作将更加有据可依,不仅说明国家对这个行业的规范化管理越来越重视,更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长期考量。因此,建立国标意义重大。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准则内容与之前已经实施多年的行业标准并没有太大差别。而焦点在于收视率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国内收视率数据提供商和用户之间的相互信赖。当“收视率杠杆的两端承载着太多的利益关联方,而缺乏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的有力监管,自然难以拂去围绕收视率的种种疑云,也难以遏制收视率造假后面的利益冲动。

  因此,收视率“国标”一小步,还须监管一大步。跳出行业组织自行监管的窠臼,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直接承担监管和审核职责,遵循国际通行标准,结合国内电视收视市场的具体情况,严格落实国标的基本范围及执行标准,加大污染数据的犯罪成本,建立科学、公正的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从而规范行业乱象、确保收视率数据的客观公正性,使之成为电视行业的最具权威最值得信赖的“通用货币”, 收视率“国标”才可能从“级别”的上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质量”跨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