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姚孝平:爷爷住院之后
//www.workercn.cn2014-06-19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前阵子,爷爷因中风被送进当地一家医院。做完CT,主治医生杨医生还要求做核磁共振。因明显是中风症状,且核磁共振费用较贵,家人询问能否不做,杨医生听了,冷冷抛出一句:“既然你们不肯听医生话,还治什么病,回家去好了。”此后每天早上的例行查房,他几乎不再理爷爷,令我们很气愤。

    住了十天,见爷爷病情稳定,我们提出想出院,中风不可能治得如常人一般,得靠回家休养,再者住院一天要两百块钱,加上家人陪护,成本不小。但杨医生不同意出院,于是发生了口角之争。这天上午,护士拿来一张病人家属意见表叫我填,我在医生一栏选择了不满意,交了上去。过了一会儿,病区的副主任医师刘医生喊我去谈话。

    刘医生是东北人,头发有些花白,五十多岁年纪。他开口就说,你和杨医生可能有点误会。他没有多说,接着给我分析病情,解释从CT片上看爷爷脑内还有少量血流出,出院有一定危险性,还有可能再度昏迷,如果在医院,有医生在好办些,若是在家里,就要耽误治疗时间,所以建议再住几天观察观察。做核磁共振可以看更清楚些,有助于查找病因正确用药,费用650块,建议做下。

    他坦言,医生是个矛盾体,从治病角度希望病人多住几天、多几项检查以确保安全,但这必然会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引起医患双方误会甚至矛盾。医生有时只站在治病角度没考虑病人经济情况,病人和家属只站在经济角度不了解具体病情,这种矛盾可能无法避免,但双方可以坐下来平心静气沟通交流,解释清楚,防止激化矛盾,达到最佳平衡。他还笑着说:“不要以为我们医生就是拉住病人不放,认为我们就是为了自己多拿回扣。大多数医生还是以救死扶伤为任务的,只是方式有时欠妥。有的病人年纪大了,我们就不建议动手术,自己受苦不说,也浪费钱,硬生生动手术多活几个月,有啥意思?人活着得讲个生活质量。”

    刘医生的直言,令我感动。从办公室出来,我的心情大不一样,对杨医生的气愤也释然了。可以说,这一场谈话改变了我对医生的看法。其实,只要医生屈尊和我们认真聊几句、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种种不配合便都化为了乌有。最后,我听从了他的话,爷爷做了核磁共振,又拍了几次CT,见血没有加多,刘医生便同意出院。

    看病住院怕的就是医生什么都不解释,摆一冷面孔,只叫做这个检查那个化验,一遇病人讨价还价就置之不理,人为制造紧张关系,还以为病人来医院就是求医生的,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为病人服务的。我想,如果每个医生都能像刘医生这样遇到问题就耐心解释、真诚坦率,相信病人及家属都会积极配合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