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杨国营
//www.workercn.cn2016-06-17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毒跑道”给当前校园安全建设敲响一记沉重的警钟。除了“毒跑道”,还要排查是否还存在“毒桌椅”“毒校服”等类似安全隐患。尚未发现“毒跑道”问题的地方和学校,也不能心存侥幸,同样需要防患于未然。

  据新华社报道,成都、北京、沈阳等地近期接连爆发校园“毒跑道”事件。而在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毒跑道”至少波及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江西、河南等6省市,具体城市则多达15个。联系到不久前的常州“毒地”事件,“涉毒”俨然已成校园安全高危领域。

  “毒跑道”事件近几年愈演愈烈,涉及的省市和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以致只要学生出现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家长往往会联想到“毒跑道”“毒操场”。有毒的跑道、操场不仅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更损害了家长和公众对校园安全环境的信任。那么,“毒跑道”究竟是怎么进入校园的?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媒体的调查和业内人士的爆料,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塑胶跑道从招投标到建设施工,从产品工艺到生产检测,几乎所有环节和流程都存在纰漏。比如,在招标过程中,业主、招标单位包括预算单位不了解相关行业,盲目造低价。而厂家为了中标也只能报低价,之后为了保证利润,于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到了验收环节,相关检测形同虚设,甚至“给红包就让过”。

  彻底杜绝“毒跑道”进入校园,必须制定更严苛的标准,这已成为各界共识。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日前表示,立刻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今年6月7日,上海市质监局宣布全国首个塑胶跑道团体标准《学校运动场地塑胶面层有害物质限量》已通过备案,拟对有毒有害物质释放量、跑道验收管理等环节作出限定。此前,今年5月,深圳《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标准》在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后,进入试行阶段。

  各地纷纷研究制定地方标准,是因为没有国家标准吗?其实,国标委2011年就同时颁布了两项国家标准。遗憾的是,国标委颁布时,删除了报批稿中关于有机溶剂的限量,而对苯类溶剂、TDI限量进行了放松调整。这导致后来制造商在铺设塑胶面层时,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甚至使用毒性臭味溶剂。一些问题跑道明明出现味道刺鼻等显性特征,并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明显伤害,最终却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合格”,症结即在于此。

  因此,更严苛的新标准既要涵盖塑胶跑道的各项指标和要求,也要有检测的方式方法和具体标准。如此一来,对塑胶跑道、操场的监管才能找到有力抓手。此外,塑胶跑道的招投标、建设施工、验收检测等,所有环节和流程必须置于严密监管之下。事实一再证明,把希望寄托在相关企业、个人的责任心,是行不通的。

  要根治“毒跑道”,国外的一些做法不妨借鉴。在美国,很多州都已针对操场设计、施工和维护通过了专门法律,来保障操场的安全。在日本,中小学一般用沙土作为跑道。除了节约成本、让学生更亲近自然等因素,一个重要考虑正是保护学生健康,因为塑胶跑道毕竟是由化学原料制成的,难保对学生的身体不产生危害。这也给国内一些地方和学校以启示:是否一定要在中小学校铺设塑胶跑道、操场,尤其是在相关标准尚不健全、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等一等、缓一缓,或许才是理性负责的选择。

  “毒跑道”给当前校园安全建设敲响一记沉重的警钟。面对家长的安全焦虑和出台更严苛标准的强烈呼声,已经爆发“毒跑道”问题的地方和学校应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除了“毒跑道”,还要排查是否还存在“毒桌椅”“毒校服”等类似安全隐患。尚未发现“毒跑道”问题的地方和学校,也不能心存侥幸,同样需要做好预防和排查,防患于未然。须知校园安全是头等大事,是不容逾越的底线,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