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设置“学渣班”是因材施教,骗谁呢?
龙敏飞
//www.workercn.cn2016-03-23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网络曝出广西永福县一乡镇中心小学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划分班级,将成绩最差的学生“分配到最差的教室,配备代课老师”,有家长将其称为“学渣班”。目前在当地教育部门的介入下,学校已进行整改。(3月22日《北京晨报》)

  在广西永福县一乡镇中心小学,有这样一个班级:学生们“迟到早退、打架斗殴、抽烟赌博、早恋”等现象层出不穷,因为班里来的都是差生;班级所在的位置则靠近厕所,天气热的时候,教室里都是臭味,得捂着鼻子;来讲课的老师,也基本都是“代课教师”……

  这样的班级,被人形象地称为“学渣班”。虽然这样贴标签的做法并不妥当,但却很形象地描述了这个畸形的存在。你或许见过“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区别,但这样畸形的“学渣班”,你是否见过?

  “学渣班”的存在,是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结果。在学校层面,肯定是害怕部分学生带坏班级风气,于是将他们隔离了,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学生,在实质上已经被学校与老师放弃了。

  遭遇外界强烈的质疑之后,该校校长回应称,这是因材施教,并不是歧视。这样的表态,不过是欲盖弥彰罢了。配备最差的老师,设在最差的位置,召集的也都是成绩最差的学生,要说这样的“三差班级”是“因材施教”的结果,谁会相信呢?

  仍然记得著名教育学者陈鹤琴老先生的几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样的老师,才配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当然,即便一般的老师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也不应该设置“学渣班”这样畸形的东西。有些学生的确冥顽不灵,但这不是老师与学校放弃他们的理由。“放弃学生”的做法,不是素质教育的内核,只是教育不公的写照。

  2013年8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其主持召开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随后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出,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这里所指的教育公平,既包括城乡教育的平等化,也应包括每一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部门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享受到平等的教育。也就是说,无论是三好学生还是差生,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任何个人或机构都不能剥夺。而学渣班的存在,则是学校粗鲁地对部分学生受平等教育权的一种剥夺。这样的现象,不仅要进行纠正,还必须进行反思。

  让教育公平照进现实,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杜绝“学渣班”。对于此事,纠偏之外还应有更深的反思,一方面,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另一方面,如何让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地生根,也应成为社会各界共同思考的话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