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健康教育改善的不只是国民体质
佟彤
//www.workercn.cn2016-03-14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白岩松在“两会”中建议:健康教育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很显然,作为资深记者,白岩松深知传播的力量, 而只有国家制定的顶层设计,才可能使健康知识于公众间的传播,保证权威和力度。

  目前,困扰国人的疾病主要是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这些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如果提前实施健康教育和生活干预,发病率分别仅有现在的45%、50%、66.6%,无论是病患本身还是国家的医疗资源和费用,都会大大降低。以对高血压进行以膳食营养干预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为例,每投入1元,将节约心脑血管治疗费用8.59元,而营养不良改善项目,每投入1元,将节省健康开支6元,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账,其实早在中国古人就已经算清楚了,所以中医才会在很早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概念。

  遗憾的是,对这类问题的重视多是在发病之后,或者后遗症出现之后,人们在既成事实之后才开始重视养生。但既然是“生活方式病”,它的形成就是在经年已久的生活细节中点滴积累的,想通过任何一种方式迅速扭转都很难实现,这也是“病去如抽丝”的原因,将健康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的必要性,也由此凸显,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全民性的健康生活态势,进而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改善的不仅是慢性病和国民体质,还包括与生活、消费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后者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就不仅仅是节约医疗经费的问题了,一个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民族,也一定是个活力四射,积极向上的民族。

  健康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各类“网红营养大师”扰乱视听,特别是在国人开始关心养生,关心健康的时候,这个需求的土壤日趋光大,由谁来在这片土壤上播种?播种的质量如何?因为涉及整个国计民生,同样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去把控掌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