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暴恐何以猖獗,误解缘何滋生
叶小文
//www.workercn.cn2016-07-28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现在许多暴恐分子都打伊斯兰教的旗号。所谓“伊斯兰国”,更宣称只有他们才是纯粹、原教旨的“伊斯兰”。尽管我们都知道、都强调伊斯兰教是无辜的,但暴恐确实在与伊斯兰教相纠缠。非穆斯林与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之间的误解,也难免在滋生。是否伊斯兰教抑或穆斯林出问题了?怎样看待错综复杂的宗教冲突?

  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的异化物

        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宗教,但往往是宗教的异化物,是对原有宗教的歪曲、亵渎、糟蹋,它的目的、思想主张、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心理情感都不在原有宗教范畴,却仍打着宗教旗号,在信仰上极端化、行为上狂热化,把宗教政治化、组织诡秘化,以此为其罪恶目的服务。宗教极端主义不属于某个民族,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乃至人类的公敌。

  暴恐分子恶毒、残暴、凶狠地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竟打着“伊斯兰教”旗号!“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为“和平”。“穆斯林”是“伊斯兰”的派生词,意为“顺从真主者”“实现和平者”。《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宗教极端主义根本不是宗教,不是伊斯兰教,不是穆斯林。

  最近有一篇网传“美国物理学家”比尔·华纳的题为《我们因何而恐惧——伊斯兰教一千四百年扩展的秘密》,耸人听闻地说,是伊斯兰教“毁灭了若干文明”,“屠杀了一亿多卡菲尔(非穆斯林)”,还道貌岸然地质问,“为何世界主流的文明国家都对此残酷的历史装聋作哑、缄口不提,却一厢情愿地鼓吹多元文化融合这一虚假的幻象?”这些谬论,不值一驳。但以讹传讹,有可能加深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误解。我们应警惕之、辨析和批驳之。

  宗教极端主义与霸权主义是孪生兄弟

        近代“主流文明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涉及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市场、资源不断扩张的需求。西方世界在崛起过程中为满足这种需求,以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和奴役他人来掠夺资源。这虽造就西方世界近代以来的繁荣,也埋下它与世界其他部分的仇恨。

  在市场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的泛滥,给不发达国家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可谓“旧仇又添新恨”。加上伊斯兰国家内部政治、经济矛盾的现实土壤,在伊斯兰复兴和逐渐向政治回归的过程中,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这个怪胎就长出来了。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欺负、掠夺、压迫伊斯兰国家,更激化了穆斯林世界与西方的矛盾,这也是造成恐怖主义的直接因素。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拉克的打击和长期封锁,巴以冲突中美国对以色列的纵容和支持,树敌过多,积怨太深,都会在有很强认同感的穆斯林世界中引起不满和敌视,引起广大穆斯林的绝望和愤怒。

  而美国出于政治、经济利益和称霸世界的需要,曾一度企图利用伊斯兰教中的极端势力,对其予以支持,种下祸根。例如,为阻止前苏联称霸世界,美国曾大力支持本·拉登。美国过去在贯彻控制和稳定中东方针的同时,热衷于在与其利益相矛盾的其他地区和国家内部煽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恨,以分化、弱化、遏制它们的目的。美国的态度对原教旨主义势力、民族分裂分子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在阿富汗抗苏战争中,美国、沙特支持建立的原教旨主义组织网络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暴力恐怖活动的源头。当今“伊斯兰国”的崛起,也与美国难逃干系。

  另一方面,由于恐怖主义以宗教极端主义为思想来源,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以伊斯兰教为旗号,伊斯兰教又是一些特定民族信仰的宗教,我们就特别需要谨慎地体察宗教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宗教往往使一个民族具有某种凝聚力,而民族又往往使某种宗教具有生命力。民族借助宗教张扬其个性,宗教利用民族扩大其影响。当一种宗教被某一个或某几个民族基本上全民族信仰时,会出现特殊的两重作用:一方面强化某个民族的凝聚力,成为民族神圣的旗帜;一方面强化狭隘民族主义和排他性,容易被黑暗势力所利用。当宗教极端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相结合,特别是与极端的狭隘民族主义相结合时,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力量。恐怖主义由于以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为支撑,以“圣战”为旗帜,以宗教狂热为煽动、组织群众的手段,很快发展壮大,在穆斯林世界有不少信徒和支持者,有巨大财源,在全球织起一张恐怖活动网。

  纵观当代恐怖主义发展历程,可见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霸权主义,一定意义上看是国家形态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则往往采取民间形态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霸权主义是强大、公开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则因为其力量的相对弱小,躲在暗处,采取隐蔽的活动形式;霸权主义是包装过的、打着维护人类公义和人类安全旗号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则是赤裸裸、血淋淋的,高举着复仇、圣战旗号的疯狂的宗教极端势力。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要把世俗问题神学化

        对这一复杂现象的追根溯源,只能如马克思所说,“不要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自1800年以来,全球人口从10亿增长至目前的72亿,但进入发达工业化水平和享受富裕生活的人口占比始终维持在1/6左右。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困境?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人类不能不进行深刻反思。如果说,必须通过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那么,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旧格局旧秩序,应不应该成为当今人类的公理?穷则思变,不平则鸣。以强凌弱、以富吃贫,富则主导一切、通吃通占,贫无立锥之地、只能等死,这样的世界旧格局旧秩序还撑得下去吗?

  面对当今世界大变局中国际暴恐活动的一时猖獗,面对宗教极端分子的穷凶极恶,面对因此而来的种种偏见和误解,中国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更要淡定、清醒,理智、从容,防止挑拨离间,化解一切误解。始终不渝地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睦,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坚定不移走中国56个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 (作者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宗教学会顾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