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袁震宇:跟以色列学做创客
//www.workercn.cn2015-04-1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2015年年度热词榜上,“创客”定有一席之地。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工作回顾中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创客”,立刻成为公众、媒体关注焦点。“创客”是什么?百度百科上这么说:“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正在中国掀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必将为中国经济注入一股新动力。

  在亚洲大陆的另一端,有一个小国正是以创业、创新而闻名于世。前两年有一本畅销书风靡中国创业界,名叫《创业的国度》,说的正是这个国家——以色列。提起以色列,首先要谈的是它的创业文化和创新精神土壤。笔者常驻以色列期间,每每走进当地人家做客,无论房子大小、装饰简繁,满墙书籍总是少不了。国内网上曾流行过一个关于读书的“惊人对比”:以色列人年均读书64本,而中国人不到5本。向以色列朋友求证,他们说不知“64本”的数字从何而来,但确曾有媒体做过此项调查,结论是以色列人年均读书40本左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大量阅读带来充足的知识储备,也让以色列人思维活跃、勤于思考。这是激发创新的一个基本条件。

  “读万卷书”之外,以色列人还酷爱“行万里路”。有个笑话,讲一个偏远地方的旅店老板问前来投宿的以色列人:“你们国家有多少人?”“700多万。”“都出来旅行了,还有多少人留在以色列国内啊?”

  走远一点,停久一点,看透彻一点。这种“旅行哲学”开阔了以色列人的眼界,打破了传统的束缚,让他们可以从一个更高视角审视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

  除了已经成为生活习惯和大众思维方式的创新条件,国家和政府层面鼓励创业、创新的制度保障也不可或缺。上世纪90年代初,为促进高科技产业创业努力、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以色列出台了Yozma计划,其希伯来语意思是“初创”。这项计划首期项目规模为1亿美元,包括10只风险投资基金(各800万美元)和直接用于投资高科技企业的2000万美元。

  Yozma母基金对每支子基金的投入份额最高为40%,也就是说,政府每投入1美元可以吸引约1.5美元的国内外私人资金。五年后,私人投资者还可用优惠价格买断政府份额。政府这种进入和退出机制的设计,在资本和“创客”之间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极大激发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进而有力促进创业。

  大获成功的Yozma计划,为其他很多国家所借鉴。今年初,广东一些地方的政协委员也提出了借鉴Yozma推动创业的提案。

  其实,以色列独特的创业基因,可以追溯到“从零开始”的建国历程和敢于善于改变“一无所有”处境的开国元勋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色列尚在百废待兴、外敌环伺的时候,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就将海水淡化、太阳能、沙漠治理等研究超前提上议事日程。他1970年退出政界后,和妻子移居到沙漠深处的集体农庄“二度创业”,身体力行参与荒漠治理,直到三年后去世。本-古里安不也是一位“创客”?

  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卸任后,拍了一部风靡全球的幽默短片,举重若轻地讲述“以色列智慧”。短片结尾,佩雷斯和一名年轻人跳伞降落在沙漠中。他说:“咱们走!”年轻人满脸困惑:“去哪儿?这什么都没有啊!”佩雷斯充满干劲:“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才什么都能实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