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华 义:日本治霾:法治手段起关键作用
//www.workercn.cn2014-10-28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正是创建了“守法者获益、违法者被制裁”的法治环境,雾霾才从日本的天空中逐渐消散

  这两天,北方地区PM2.5指数回落到两位数,社交媒体迅速被蓝天“刷屏”。不过,根据预报,雾霾很快将再度“驾临”——如何治霾驱霾,成为举国上下关心的话题。谈及治霾,人们总会把目光投向曾成功战胜雾霾的欧美等国。实际上,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曾长期遭受雾霾之苦,但如今却是全球最干净的国家之一。那么,日本到底有哪些治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呢?

  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强劲复苏,日本重新成为工业大国,汽车也迅速普及,大气污染等问题随之而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东京、大阪等工业地带的大气污染情况,比今日的中国雾霾重灾区还要严重,很多人因此患上呼吸道疾病。在那个时候,日本民众也曾像今天的中国人一样,戴上口罩“等风来”。但略有不同的是,当时日本有不少市民团体积极行动起来,拿起法律武器,对政府和污染企业提起了诉讼。事实上,在日本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法治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

  1967年,日本东部海湾四日市9名罹患哮喘病的市民,将石油提炼公司、电力公司等6家企业告上法院,要求公司停止运转并赔偿损失。经历4年多的漫长诉讼,法院最终虽然没有同意原告提出的工厂停止运转的请求,但支持了所有的赔偿请求。此后,日本国民迅速效仿,多地出现类似诉讼,且大多数获得了赔偿。

  这些诉讼案例,成了推动日本政府进行防治大气污染立法的重要力量。1967年,日本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68年,日本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止法》,对排放物中一氧化碳、碳化氢、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含量进行严格限制;1971年,日本增设环境厅(现为环境省),从国家层面对环境治理问题进行统筹协调。

  要治霾,就必须想办法减少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在减少工厂有害气体排放的治理方面,日本政府根据工厂烟囱高度、工厂所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等,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但是,因为考虑到全面限制有可能伤害经济发展和就业,相关规定并不是“一刀切”,而是分步制定了阶段目标,逐步抑制大气污染状况。

  在落实这些规定的过程中,法律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日本法律,如果企业在控制有害气体排放方面不达标,将面临经济处罚,还将被媒体曝光,这会使企业失信于社会。除了法律层面的外在推力,日本企业也有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加强环保措施,虽会增加一定成本,但也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也是日本治理雾霾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根据防治大气污染的相关法律,日本政府严格制定了车辆排放标准。各大车企也会在环保节能上做足文章,因为单位里程油耗越低,越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为控制汽车总量,日本还通过价格杠杆作用来平衡——日本虽然汽车保有量很高,但在高价停车费和便利的轨道交通面前,大部分市民会选择后者,而私家车则大多用于非工作日。

  选民的呼声,也促进了日本政府采取有效行动治理雾霾。在日本,政客想要当选地方或国会议员,必须获得所在选区选民的支持。竞选者或官员们除了要搞好经济建设,也不得不注重保护环境和民众健康。因此,日本治理大气污染的相关法律,以及治理工厂有害气体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政策,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句口号我们都非常熟悉,但在日本治理雾霾的过程中,他们一丝不苟地将这句话落到了实处。不管是企业排污,还是车辆尾气排放,或是遵守交规方面,违法的代价都相当高昂。正是创建了“守法者获益、违法者被制裁”的法治环境,雾霾才从日本的天空中逐渐消散。与日本比起来,中国在雾霾治理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妨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起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