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从异地办身份证看各省协作
敬一山
//www.workercn.cn2016-07-04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7月1日起,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启动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至少有22个省份已全面启动身份证省内异地受理,可以跨省异地办理身份证的地区数量也大大扩围。按照公安部明确的时间表,2017年7月将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工作。

  异地办理身份证千呼万唤,现在终于逐步落地,这是从观念到行动的进步,值得肯定。不过目前看来,异地办理还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无论是省内异地还是跨省异地,并没有统一的进度,有的省份早就实现省内异地,还有不少省份仍没有动静;跨省异地的进展更慢,基本还处于一对一、一对多的试点状态,全国范围内的打通办理还为时尚早。

  任何改革都很难一蹴而就,公安部负责人也曾解释过,中国人口多,各地情况不同,还涉及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业务流程调整完善、装备设备配置和人员技能培训等大量工作,必须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不断完善,确保安全可靠。道理自然没错,不过异地办身份证推进的快慢先后,倒是观测各地相关部门能力的一面好镜子。

  异地办身份证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什么有的省份推进较快,而有的省份进展较慢呢?从媒体报道的名单看,各地推进的快慢和经济发展水平,好像也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通常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可能在硬件设备上条件好一些,可如果不是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绝对领先的话,那就说明“软件”——相关部门的意识和能动性,也会起到相当作用。

  所以从这一很得民心的改革中,可以看到各省份硬件、软件各方面的优劣,可以从一个侧面观测出不同地区的执政能力和态度。主管部门或者媒体不妨定期公布进展,对于那些推进较快的省份是一种民意褒奖,而那些迟缓落后的地区,则需要解释拖后腿的原因。在充分的信息公开下,进度排名就是舆论空间赏善罚恶的“英雄榜”。

  这样的排名和监督,不只是为了异地办理身份证本身,而是为更多领域的改革探路。现在早已进入信息时代,在公众看来全国层面的信息共享技术层面已不是问题,可为什么社保等领域的全国联网难上加难,除了技术之外,各地观念问题、利益协调问题,恐怕是更深层的因素。异地办理身份证,是利益纠葛较少的一项改革,以此磨合各地合作、打消观念桎梏,应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在一个流动性的现代社会,消除各种地域藩篱,为人员在国内自由流动创造条件,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国家整体的竞争力。所以协作共享的观念和能力,也应成为评价各省的重要标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