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降低进口药价仅靠“谈判”行不通
毕晓哲
//www.workercn.cn2016-03-10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更多

  在全国两会上,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医疗、医药、医保一定要三医联动,这也是总理在今年报告中提出的2016年任务,关于如何满足群众用药,特别是要解决一些专利药价格很贵,群众用不起的问题,我们正在采取一些措施,也包括接受了我们一些代表和委员的建议提案,就是要开展国家谈判。(3月8日人民网)

  公众普遍关心国内进口药价高昂的问题,记者对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的提问也问出了公众心声。但问题在于,高昂的进口药价真的可以通过谈判解决吗?毋庸质疑,我国有庞大的医药消费市场,这也是与国外药企谈判的“筹码”,但却不是进口药降价的必然因素。进口药价高居高不下,比国产药品高于数倍乃至数十倍,根源仍取决市场需求——药疗效显著的市场需求。

  一言以蔽之,进口药价格高昂,建立在“疗效更优”(或国内没药可用)的基础上。退一步说,正是因为“疗效显著”下形成的进口药治疗某种疾病的“垄断”,而不是什么进口药“心太黑”——国内没有或没有人家疗效好,人家凭什么不漫天要价?这本身也是市场,也是常识。我们本身也不应寄希望于国外药企的“慈悲”,更不应寄托于无保证的“市场谈判”。

  与国外药企“谈判”,属于市场上讨价还价,却不会解决根本问题。进口药价格高昂,根源在于产品和技术垄断,国内消费者在某一种重大疾病上只能“任人宰割”。进口药在我国价格高昂,除常见于癌症治疗之外,还广泛见于高血压治疗、精神类疾病治疗、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类治疗,越是关系民众重要健康的领域越是“进口药”效果好,这样的事实让国内患者无法不做好选择。另一方面,不得为信任的进口药,也进一步“盲目化”了国内消费者,一些患者动辄必用“进口药”,甚至根本不考虑究竟国产药疗效如何,这一盲从心态从国内游客到日本疯狂扫货感冒药已经证明。这更不是通过“谈判降价”能够解决的。

  让进口药价格回归理性,离不开国内市场充分竞争,不仅要让更多的进口药“进口”,更应该将国产药的竞争品质提升上来、让国产药的疗效和技术水准提升上来。如果国产药治疗效果做到毫不逊色与进口药,必然逐渐形成“口碑”,也不愁进口药不降价。以心脏病药用支架为例,从“进口”到“国产”,从“天价”到“接地气”,就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十余年前,进口支架动辄就要卖到4、5万元以上,而随着国产药用支架问世,目前国产医疗支架已不超过10500元,且能够满足与进口支架一样的疗效需求。这一福音不是“谈判”的功劳,是国产药械自我更新升级的功劳。因此,让广大患者获得更多的医疗实惠,少些进口“天价药”造成的医保费用的“跑冒滴漏”,离不开国内药品水平升级,尤其是在重大疾病领域应大力开展创新研究,自主开发研制新药,以及与国外知名药企合作开发研制新型有效药品,让国内药企有更多的药品“自主产权”、增强“原创性”,是摆脱进口药品价格“高不可攀”现象的关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