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无墙城市,难在推倒心墙
//www.workercn.cn2016-02-23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昨天,我们又长知识了:“街区制”。教我们这个新知识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当中涉及面最广与民众利益乃至生活方式直接有关的是: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街区制,城市道路布局将呈现“窄马路,密路网”特点。城市不再被一个个单位、住宅小区“割据”,单位、小区不再被围在高墙内;组成城市的是一个个街区,街区之间互联互通。据介绍,西方国家城市发展一直是小街区,路网密,不会像我们一些城市经常出现交通毛细血管堵塞的情况。

  虽然街区制有这样的优越性,但从公众的反应来看,拆除有形的围墙并不容易,还有各种现实问题要解决。拆掉心墙可能更难,几千年来,中国人习惯了在各种墙内生活,街区制是我们所不熟悉、未曾经历的城市生活,担心其会破坏传统生活的各种疑惑、质疑都是正常的。安全当然是第一考虑:单位、小区的安全如何保证?已建商品房小区还有业主权利问题:按照物权法,商品房小区内部道路属于业主所有,这又涉及到法律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都有解决的途径,至少我们可以从新建小区做起,积累经验后推向已建小区,尽量平和地从传统的有墙城市过渡到街区制城市。当街区制的优越性渐渐被人认识和体验到,更大面积的推广、推进就成为可能了。

  有墙、多墙的与无墙、少墙的城市生活,是两个不同的生态循环系统,塑造出不同的人际关系乃至社会形态。土地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城市化进程推高了土地的价值。无墙城市,最大限度地让不同阶层的人群均等享有城市土地资源以及附着其上的城市设施,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它有利于密切人群之间的交流,弱化贫富差距,弥合社会裂痕。有墙的城市是把不安全因素挡在围墙之外,只要不危及我的生活,围墙外面怎么样我不管——以邻为壑的生活方式的悖论在于:你也生活在他人的围墙之外,危险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在窥视你。无墙城市则是通过资源共享创造友好、友善的城市生活,减少人与人的隔阂和敌意,增加所有人而不只是一部分人的安全感。公平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可靠的安全保障。无墙城市并不阻碍人们用各种科技安防手段保护个人空间。

  有例为证。四川宜宾有个楼盘“莱茵河畔”,其内部道路全部向城市开放,住宅的安全防护体系后退至单元门口,住宅楼单元门直接朝向道路,“俨然一副巴黎或纽约街头的景象”。“莱茵河畔”被认为是当地最好的楼盘,被评为“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的第二,排在著名的成都春熙路之后。物业管理早在2011年就荣获了“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杭州绿城集团去“莱茵河畔”考察过,也想做一个无墙楼盘项目,但是考虑到市场接受问题,没有做成。如果“有墙城市”是社会的主流选择,拒绝无墙城市,这个主流一定得病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