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抓住“窗口问题”的要害
付小为
//www.workercn.cn2016-02-17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在汉召开。数据显示,武汉的“三年旅游厕所革命”在实施的第一年已初见成效。

  去年一年,武汉新增了206座纯旅游厕所,均达到A级标准;新增350座城市公厕,全部在二类以上。在全国厕所文明程度排行榜中,武汉在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九,其中旅游厕所建管水平、厕所文化建设项排名第一。

  谈到公共厕所,人们常说这是文明的窗口,不仅在于它作为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也在于陌生人流动往来其间,不同生活方式、卫生习惯交叠投射于此。换言之,观察公共厕所,可以至少看到文明的两重维度。

  不过,当公共厕所以问题的形式摆在面前,需要用解决问题的思路正面应对时,我们更容易看到的是其“窗口性”。而进入到窗口类问题的语境,很多问题的“软性”部分,或者说文明性、社会性等经由时间累积沉淀产生的问题逐渐淡化,特别突出甚至唯一突出的,往往是硬件类的硬性问题。之所以一些窗口类问题久治未绝,某种程度上与这样的切入路径相关。

  并不是要否定“厕所革命”的成绩。仅仅从公厕问题本身来看,目前最主流和紧要的问题,仍然集中在“量”的层面,一方面是数量的相对或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质量,具体到卫生条件的欠缺。这两点,仅窗口层面看就不合格。“厕所革命”在这个意义上其实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然而,更为纵深地看同一个问题,从“窗口”治理向文明治理推进时,就需要有更全面的认知。同样的公厕问题,包含的不只是基础建设布局,基本功能的实现,它会不断拓展出更多的外延。比如,公厕建设有没有考虑到男女如厕习惯及其对应的适度比例问题,是否另辟残疾人专用单元,配套的残疾人道与盲道进而有没有跟进考虑,蹲位是否设置供老人或疾患者的扶手,有没有考虑幼儿使用的便利,是否设有母婴哺乳室等等。

  通常我们将这些称为小细节,或者赋予其现代意味,视之为文明程度的“标配”。事实上与其说他们是文明的标志,不如说是文明的关照。这些设施的出发点并不纯是功能性的先进程度,简单地对“文明”的追逐,而是对具体对象、特殊群体的关怀,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差异,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平等供给。当然,这样的供给与相应的供给能力相对应,对公共支出、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时候,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供给能力,供给能力具备而考虑不周的情形亦不少见。

  另一方面,同样的公厕问题,公共规划视角的文明性,与前述的大众生活方式或社会视角下的文明性又有很大的不同。如何提升后者,则要从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更多的探索。

  文明的进阶,当然不是简单的此岸向彼岸的抵达,发展是累进的过程,许多问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消化,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总要试着比现状更深一步。而这种对更高文明的不懈追求,也为未来的进步腾出了更多的空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