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朱 磊:农村文化建设也要用好“无形之手”
//www.workercn.cn2014-09-2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二十多年前,安徽社科院研究员辛秋水,曾经在大别山区进行过一场“文化扶贫”的试验,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站,以文化与科技推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帮助不少人改变观念,实现了小康。

  二十年后,笔者采访辛秋水时,老人感叹,“今天的农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倒是农村文化本身反而更需要扶贫了。”

  老人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以农村文化站为例,这个曾经的农村文化推广“主力军”,如今面临着资金匮乏、人员编制少、专业人才缺等问题,正日益边缘化。“并非不想干,可是待遇差,发展窄,导致队伍不稳定。人留不住,心更留不住。”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告诉笔者。

  农村的经济发展脚步飞快,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需求,可我们能提供的文化产品,似乎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改变农村文化现状,亟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以体制创新的活力,冲开农村文化发展落后的瓶颈。

  创新从何入手?笔记认为:一曰激发内力,二曰引入外力。

  激发内力,首先应从理念上重新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必须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软件投入,理顺人财物的关系,通过各方面倾斜,鼓励更多“能人”和年轻人像大学生村官一样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形成合理的年龄和知识层次。

  同时,还应该注重“送”“喂”与“种”“养”相结合,既要将优秀的文化作品送到田间地头,更应该多培养一些乡村“文化能人”,挖掘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犹如扶持种养殖大户一样,通过财政支持、荣誉奖励、加强辅导等方式,来鼓励支持一批有能力有志愿的乡村文化人成为真正的文化“带头人”。

  当然,农村文化发展,仅仅靠政府之手难免捉襟见肘,这就需要引入外力,多管齐下,让市场之手发挥作用。笔者在宁夏固原隆德县采访时发现,当地将市场之手引入,把农村文化产品打造成“六盘人家”品牌,由专业人员推向市场。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农民的创作激情,一时间各类非遗、农民画、手工编织等土气十足的作品创作出现井喷,过去只能作为业余爱好的老手艺,不仅仅实现了继承与发展,更让不少农民尝到腰包鼓鼓的甜头,仅仅去年一年,“六盘人家”这一品牌已经实现了销售3000万元。其实,类似的例子各地还有不少。

  引入市场之手,同样可以创新多种模式,比如通过政府搭建基础平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与社会两种力量通过整合,形成合力的“公办民营”。或者以社会力量为主体,公共财政予以补贴奖励,引导社会资本服务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以达到公共财政投入最大化的目标,从而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的“民办公助”。

  引入市场之后,政府方能腾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加强监管与引导,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实现农村文化的有序发展,让有形之手强化管理,让无形之手发挥好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提升全盘活力。以内外兼修的方式,让农村未来的文化建设充满朝气。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