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沈 彬:过分煽情透支民间慈善的信用
//www.workercn.cn2014-07-02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杨六斤的故事一波三折。此前,广西卫视一档节目报道称,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14岁孩子杨六斤,父亲早亡,母亲改嫁,甚至穷到要“吃野草”。报道感天动地,很快杨六斤得到了500万元的捐款。深圳一所民办学校则将其带到深圳读书。之后,杨六斤的表哥、镇领导来深圳领人,又将杨六斤带回广西处理捐款事宜。舆论对这起“世态炎凉”的事件产生极大争议。

  不过,有媒体对杨六斤的家境做了跟踪报道,发现之前的说法颇有问题。比如,杨六斤并非茕茕孑立,孤单一人生活。当地县宣传部称:杨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补助,还有低保,一直有公益基金资助,周一到周五都住学校里。这几年来,他一直同堂哥一家住在一起,其独居生活从今年3月才开始。他是偶尔吃野菜,当地村民也经常吃野菜……而且最先报道此事的广西卫视也承认“前方记者了解挖掘不够深入,所以导致节目一些细节与事实不符”。

  那么真相究竟在哪里?

  其实,广西隆林是国家级贫困县,杨六斤面临的恶劣生存环境、微妙的人情世态,恐怕超出了人们的理解范畴。无论广西卫视,还是之后媒体的“颠覆式”报道,都只花了两三天时间,只能用镜头、笔端描摹中国极端贫困地区的底层生命的一个侧面,却又各取所需地将之放在以城市为标准的公共舆论场中,这就难免产生了失真。

  说到底,杨六斤的境遇惨不惨?需不需要帮助?对此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争议。公众主要质疑的还是,目前这种诉诸泪点的民间慈善行动的传播伦理。

  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广西卫视,包括之前帮助杨六斤的民间慈善组织(指乐施会),运用煽情、强化“穷得吃草”等视觉符号,换来的不仅是公众的眼泪、滚烫的传播效应,还有那500万元真金白银的捐款。但这种煽情是否透支了民间慈善的信用了呢?

  这些年,我国民间慈善的发展高歌猛进。民间慈善善于运用传播技巧,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引导公众关注受助对象,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在杨六斤事件上,民间慈善遭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过于煽情的叙述,反而遮蔽了部分真相;而慈善是阳光事件,容不得一星半点的阴影,否则就会葬送之前积累下来的所有公信。

  希望这起闹得沸沸扬扬的杨六斤事件,成为民间慈善传播形式的转捩点,由之前诉诸泪点的硬慈善营销,转向坦诚直平、以理服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