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考验中企品牌战略的时刻到了
熊景峰
//www.workercn.cn2018-02-22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品牌是一个企业、甚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参与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资源。拥有国际品牌的数量和质量,体现的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企业品牌意识开始觉醒,经历了从商标意识阶段、到名牌意识、再到品牌经营意识的认识过程。当前,我国在国际上数得上的品牌有高铁、核电等。但品牌建设的水平仍然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世界品牌实验室)2017年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强,中国仅入围37个,并且,前十名没有中国企业,这和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符。

  数据反映到现实,是我国不少品牌仍存在商业价值降低、品牌持续性差、知名度不够等问题。这种现象背后是企业软实力不足,而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品牌战略。一方面来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企业还没有真正重视品牌。

  差距摆在面前,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上也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要立足长远。欧美日的国际品牌建设已经上百年,这是他们的优势。我国经济活跃、极富生命力,这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英利能够赞助南非、巴西两届世界杯,就是充分利用了国家全球影响力增强的大背景,这是大势所趋。

  以前欧美是我们主要市场,现在有些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渐警惕,把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建设当成中国文化软实力输出的一部分,看做“狼来了”。欧美双反,光伏企业过冬,就是考验中国企业品牌走出去战略的时刻。

  无论任何时候,国家实力的增强始终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强大支撑。那么,企业也要从自己的竞争战略出发,不仅要继续提倡工匠精神,通过不间断的技术进步不断突破核心技术,降低成本,同时,也更需要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发展国际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真正地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作者是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