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巴曙松:GDP增长 为什么股市低迷?
//www.workercn.cn2014-06-13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更多

  针对GDP稳定增长、股市相对低迷的状况,有不少批评中国股市的晴雨表功能丧失的声音,但从更广泛意义上说,当前中国股市10倍左右的市盈率也是经济转型面临挑战的一个体现。

  近期与海外不少机构投资者交流时,都从不同侧面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从新兴市场的实体经济看,比较来比较去,相对来说还是觉得中国的经济更靠谱,为什么中国的股市一直如此低迷呢?

  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期间,见到不少中国企业到纽约上市,也见到一些中国企业到纽约路演,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例:一例是,一家还有数千万亏损的电商企业到纽约上市,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是300多亿美元。另一例,是一家大型上市银行的负责人来路演,准备充分、回答专业,但这位负责人说,“这帮人看起来是在点头,但从股价看,他们基本认为我说的都是在撒谎,因为他们的真实看法反映在股价上、估值上。”

  这就回到了一个经常被争论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GDP在稳步成长,股市就这么低迷?或者说,A股市场还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讨论者强调上市公司方面的问题,这包括:一些国企更为关注规模,其主要任务没有放在市值和股东分红方面;这使得管理层的目标与股东利益呈现一定偏离,在实际市场运行中,就可能表现为企业做得很大(对应与GDP的增长),但并不一定给股东带来价值。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由于民营企业所处行业多存在数量多、准入门槛低等特点,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竞争,成本的不断降低及经营效率的提升使得经济发展更有活力,但从财务角度上看,并不利于股东。

  有讨论者指出,特定的发行管理机制,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合理定价机制,也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使得相对“普通”的公司往往踊跃在A股IPO,而相对“好”的公司却在境外IPO。

  其次,有讨论者指出,在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目标方面,从前后颁布的相关政策来看,股东权益并不是政策的关键出发点。从历史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股市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民经济结构的现状,体现了过去10年来股市对国有企业的贡献程度。

  但反观当前,A股10倍左右的市盈率也是其在经济转型方面面临挑战并在艰难前行的一个体现。在当前去杠杆的经济转型和调整过程中,不少人倾向于借力股市扩大直接融资来去杠杆,这样自然也会进一步将经济转型的压力延伸到资本市场。

  第三,还有讨论者强调投资者的利益保护问题。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不力,自然导致其信心不足而离场;股市如果充斥着短线投机者,那么注重长期投资的投资者就会成为少数派。

  这样看来,要激活中国资本市场,需从上述各方面同时推进。例如:逐步放松投资者的对外投资限制,使投资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优秀的公司进行投资;发展多元化的覆盖海内外市场的金融产品;改进发行制度,使优秀公司更容易在本土市场上市;推进国企改革、改善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准入等。

  针对当前这种GDP稳定增长、股市相对低迷的状况,有不少批评中国股市的晴雨表功能丧失的声音,但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说,当前中国股市也直接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及其进展趋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