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新亮点引领新常态)
人民日报:创业星火正燎原
//www.workercn.cn2015-05-04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伴一路行

  从孵化到产业化,让创业梦翱翔

  一围庭院,一幢小楼,坐落在南京工业大学的南京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园区负责人、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韩小燕说,大学生创业企业申请入驻,学校盖过章,无需跑这个局那个委,就可直接领证照,园区免费提供每家30平方米场所。“只要一出台新的创业优惠政策,我就拿个喇叭在楼道里喊给大家听。”

  走进楼,乍看门牌,还以为进了医院,挂着“门诊部”“咨询台”等,这是园区专门开设的“专家创业门诊”,碰到“疑难杂症”,可以报名挂号,园区会从50余名创业导师团里选专家一对一辅导,还邀请一批企业家,办“名商高徒”活动,大手拉小手,给大学生创业者传道授业。

  “麦创智能”入园才5个来月,已有二三十万元收入,6个创业者都是在读博士。“我们开发的软件,可以替代测量行业传统的传感器,有6个知识产权。”正在电脑前忙碌的一位博士起身自豪地介绍说。像“麦创智能”这样的微企,这幢楼里有80多家,目前已“毕业”10多家。

  这个大学生创业园算不算“孵化器”,还有异议,有些地方叫大学生双实双业基地,算预孵化,称作“苗圃”;出“苗圃”,可入政府或社会办的各种孵化器,培育成了再进孵化转化载体,通常叫“出孵化器,进加速器”;开发出产品后,再进科技园区、开发区做大做强。这样一个完整、成熟的创业创新链条,如今在全国遍地开花,目的就是让创业者一路有人呵护,不仅获得创业空间和各项基础设施支撑,而且获得一系列综合服务,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成功率。

  比如,四川省仅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就有47家,在孵的中小微企业达6000家以上;天津最近5年国家级孵化器由5家增至30家,市科委认定的孵化器达74家,在孵企业总收入已达115亿元;江苏到去年底已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15家,在孵企业超过2.9万家,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累计毕业企业8200多家。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倘若说此前这类孵化器主要靠政府唱戏的话,那么,如今则是百花齐放,各种社会机构、民营企业和个人办的众创空间,涵盖各行业各领域,形式各异,生机勃勃。

  咖啡馆、篮球场、健身房、各式餐馆,熙熙攘攘的人群,乍一看,以为进了大学校园。这是成都“天府新谷”给人的第一印象。

  “我们是全国首家民营国家级孵化器,集建设、运营、天使投资三轮驱动为一体。”成都新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新打了个比喻:“天府新谷”是个大车间,生产线是“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生产的产品是“企业”,目前有600多家创业企业,汇集1万多人创业。“我们是孵化企业的企业,”王明新说,“只要你有好创意,创业的其他事情我们都可以帮你做。”

  创业者庞光翔的“V客智慧餐厅”最近将出“苗圃”进“孵化器”。他介绍说,这里不仅办公家具、电脑、宽带、会议室、洽谈室等都免费,更感温暖的,是创业中碰上难题有人指导,比如去“蓉创茶馆”,那里常举办创业论坛、投资沙龙、政策培训;想找投资的话,“天府新谷”就有金融产品“孵化通”。天使投资资金池规模达2亿元。

  孵化器让草根“创客”成“住客”,也为大批高层次创业人才提供了脱颖而出的好土壤。苏州工业园打造的“金鸡湖创业长廊”,集中了一批新型业态的创业孵化器,“吉玛基因”成功“破壳”,现已成为国内最大、全球仅有4家的RNA单体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小干扰核酸每克单价就超过1万美元。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蒋跃建说,江苏的光伏、物联网、纳米、软件等新兴产业代表性企业,都诞生于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高科技新兴产业培育的摇篮。”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