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 杏:用尊重化解“狗肉大战”的观念冲突
//www.workercn.cn2014-06-11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广西玉林的“夏至荔枝狗肉节”还未到,玉林的狗肉餐馆却已经紧张起来。市区内,绝大部分食狗的餐馆已将所有带“狗”字的店名和菜单掩盖或者铲除,店家表示,此举是避免刺激前来玉林抗议的爱狗人士。

  不仅是狗肉餐馆的刻意回避,玉林官方也在最近发表声明称,所谓“夏至荔枝狗肉节”只是民间叫法,玉林市政府或任何社会组织都没有举办过任何形式的节日活动。玉林地方对食狗肉的低调回应,与近年来声势不断壮大的“爱狗”舆论相关。

  在一批爱狗人士的努力下,要求关爱、善待狗的呼声很高,而有着食用狗肉传统的玉林,就屡屡成为遭到抵制的标靶。然而,与爱狗人士的主张相对,也有很多人认为,食用狗肉并无不妥,要求所有人都不吃狗肉没有道理。

  双方的论辩在不断升级发酵,由分歧转为互掐,成了一场“论战”。而这场论战的主题,也由吃不吃狗肉,上升到有没有爱心、良知、甚至文不文明的争执。一些爱狗人士表示,作为人类忠实伙伴的狗不应该成为盘中餐,文明人不会吃朋友;可对于有食用狗肉习惯的人来说,狗肉和猪肉、牛肉、羊肉一样都是食材,吃狗肉就被说成残忍、没人性实在冤枉,爱狗人士的爱心是伪善。

  不仅是吃狗肉之争,论战也迅速扩大到爱狗之争,乃至于一旦出现与狗相关的新闻,立马就成了“爱狗人士”与“非爱狗人士”抢占阵营的战场。其中,部分言论与情绪已然超越了基本限度,演变成你死我活的激烈冲突,贬损与诅咒脱口而出。更有甚者,少数爱狗人士付诸行动,强行拦车救狗、骚扰威胁狗肉馆老板,在引发争议的同时,也涉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说到底,吃不吃狗肉,爱不爱狗,本质上是一种个人选择。在既有的法律法规和价值共识并无明确界定的前提下,人们有权利决定自己是否吃狗肉、是否把狗当作人类的朋友。混乱的“狗肉大战”,恐怕并不仅仅是纠结于狗,从“大战”的表现方式和双方做派来看,好像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众多热门的社会话题讨论中,从喜欢不同的明星,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分歧,这些其实只关乎选择的问题,也都能演化成互相踩踏、诋毁的恶战,“敌对”双方互不待见,恨不得剥夺对方做人的资格。

  今天,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对传统中国社会造成了冲击。我们正面临的是一幅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的现代图景,在转换过程中,各种观念、思想、生活方式并行交织在一起,寻求理解与融合。有差异就会有摩擦、矛盾甚至冲突,不同观念之间如何对话,怎样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和沟通,就成了个体与个体、群体和群体之间不可回避的问题。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只要不违背基本文明价值,不违背社会公俗良知,在一个正常社会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包容共存。对于个人,是自由选择的问题,不由他人干涉。不同观念和生活方式之间,当然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说服。但基本前提是尊重、讲理。贬损持不同观念和生活方式者,对对方进行强行“驯化”,动辄施以道德上的绑架,甚至诉诸于暴力,未免强人所难,惹人厌烦。无论多么高尚的目的,无论什么人,一旦有了强制与己不同者的念头和行动,都应被警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