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周兴旺:从德国企业家给中国员工“挑毛病”说起
//www.workercn.cn2014-10-13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在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之际,德国媒体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德经济合作的话题上来了。其中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中国员工让在华德国企业家感到有点头大”。

  发表在德国《经济周刊》上的一篇题为《德国企业家如何看中国员工》的专题报道指出: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但是仍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小企业争先恐后地进入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然而找到和留住高素质的员工变得越来越困难,引得不少德国企业家纷纷吐槽。

  德国企业家承认大部分中国员工勤奋上进,“志向远大”,但一些员工身上的“毛病”也不算少,概而言之,有以下三个:

  一是教育上的差距。以德国在华的斯蒂尔公司为例,这家公司的培训主管说:对于一个专业工作岗位,尽管他通常都会收到100份求职简历,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够满足必要的前提条件,他告诉记者说。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他们几乎没有实践经验。

  二是员工普遍志大才疏。尽管中国的教育体系现在每年培养出大约700万名大学毕业生,这个数字四倍于十年之前。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进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大学毕业生的教育水平与欧洲是无法相比的。黑罗尔德女士在中国多次看到这样的情形:求职者要多次翻转一幅技术图纸,因为他不知道哪里是朝上哪里是朝下。

  三是缺乏职业忠诚度。很多中国员工根本不知道对雇主忠诚有什么意义。为了每个月多挣100块钱,也就是差不多将近12欧元,或者只是为了上班路上近一点,他们就会换个工作。2012年,在中国的企业员工流动率大概为19%.这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员工大约在五年内就全换了一遍。在很多行业,员工流动率甚至达到30%.

  “教育上有差距”、“普遍志大才疏”、“缺乏忠诚度”,这些德国企业家对中国员工的批评听起来有点儿尖锐,但在下认为,这些意见仍然值得倾听。甚至可以说,这些批评意见点到了中国员工乃至国内教育和就业体制的某些痛处。

  比如,一位德国企业人事主管坦率地指出:“一名优秀的德国技工通常要比中国工程师还要好很多。”这样的感受在国内企业中也可谓所在皆有。顶着博士硕士头衔的工程师甚至高级工程师,面对实际问题一筹莫展,这样的囧剧在咱们的现实生活中绝非个别。这就给我们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只重学历不重能力的教育体制不能再这样延续下去了。

  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也是出口大国,这这轮金融危机中,德国之所以能够平安过关,在欧盟经济地图中一枝独秀,凭借的就是其强大的技术工人队伍,德国工人就是德国制造的代名词。德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员工掌握技能当成国策的执政理念,着实值得我们效仿揣摩。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中国制造要升格成中国创造,制造业大国要夯实成制造业强国,如果没有一支规模庞大、本领高强、崇尚实干的技术工人队伍,那就是纸上谈兵,美好的梦想就永远无法化成现实。

  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德国企业家的视角也并不是百分百的正确。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在华企业家为找不到好员工而头疼的难题,国内企业家也照样存在。如何让中国员工克服“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朝秦暮楚”等毛病,无疑是一道严肃的考题。如果员工队伍的素质始终跟不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会遭遇“瓶颈性难题”,这件事还真不能等闲视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