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国际随笔:“伊斯兰国”为何如此残暴
//www.workercn.cn2014-09-18来源: 《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6月以来,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简称“伊斯兰国”)屡屡吸引人们眼球。而吸引人眼球的原因,不仅是“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北部和西部的攻城略地,更主要的是其残暴无比:处决上千战俘,斩首美英人质,而且把这些暴行拍成视频在网上展示,手段之残忍,场面之血腥,令人不寒而栗。其实,“伊斯兰国”的残暴早已名声在外。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此前报道,就连前“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都曾震惊于“伊斯兰国”的残忍,授意“基地”与之切断联系。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伊斯兰国”为何如此残暴?

  首先,“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也许认为,残暴可以直击对手内心深处的恐惧,以此换取对手在利益上的退让。残暴在残暴者的心中就是一种武器。6月,伊拉克政府军2个师3万余人,遭遇800名“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就转身溃逃,很多士兵丢盔弃甲,脱下军装换上平民服装。伊拉克政府军由美国提供武器并进行训练,装备精良,在“伊斯兰国”面前竟不堪一击,其恐惧心理可见一斑。只是被“伊斯兰国”俘虏的政府军士兵命运太惨了。6月份,“伊斯兰国”攻占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提克里特,不久就在社交网站上公布,他们处决了1700多名战俘,并披露了“现场照片”。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被称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遇难者最多的一次屠杀。

  至于斩首美英人质,也是在挑战人类底线。其对人质的羞辱,杀害的手段,行刑者的冷血,都让人不忍目睹。“伊斯兰国”如此对待美英人质,其目的无非是让美英民众心生恐惧,以反对两国政府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

  其次,“伊斯兰国”是用残暴来鼓动更多残暴的人“与其为伍”。有国外学者指出,“伊斯兰国”的残暴,引发了残暴者聚集的“马太效应”。此言有一定道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以虐杀同类为乐的心理变态者,历史上现实中,都不乏其人。良心未泯的日本侵华日军士兵史东郎,在其二战时的日记中,就记录了其战友这方面的种种“创举”,如“南京邮包烧人”事件等等。

  时下,外国“圣战者”加入“伊斯兰国”,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现象。一位“深入虎穴”去劝说18岁儿子从“伊斯兰国”组织离开的比利时男子估计,“伊斯兰国”中有5000名到6000名西方人,其中有许多人来自西欧和美国。而杀害3名美英人质的行刑者,是一口典型的英国口音。有获释的人质称,斩首美国记者福利的行刑者确实是英国人。网上还曾有个7岁孩子展示人头的视频,其父是个澳大利亚人。外媒还曾报道,一名跟随丈夫到叙利亚并协助进行恐怖活动的英国女子戴尔,在福利被斩首视频公布后,在微博中表示,希望成为首位杀死英国或美国人质的英国“女性恐怖分子”。

  再次,“伊斯兰国”的一些武装分子,自认是“虔诚”的宗教徒,并不以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错,反而以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在“纯洁”伊斯兰教。殊不知他们被灌输的不是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自2013年成立以来,“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不断试图扩大势力范围。除了通过网络传播极端思想、蛊惑人心外,还四处烧杀抢掠,胁迫当地民众改信伊斯兰教,改信他们所在的逊尼派,如若不从,格杀勿论。

  其实,宗教都是劝人向善的,伊斯兰教也不例外。“伊斯兰国”的所做所为,是对伊斯兰教教义的背叛。英国穆斯林社群领袖就说,“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躲在错误解读的伊斯兰教义背后”,从事“罪犯恶棍”的行为。

  中国有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伊斯兰国”虽然“有人有钱有武器”,也已在伊拉克占据了大片土地,但必将难逃灭亡的命运。不过,要彻底消灭“伊斯兰国”也不是一件易事。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9月15日在法国巴黎出席伊拉克和平与安全国际会议时说,打击恐怖主义需要标本兼治,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的主导作用。李保东特别强调,反恐要形成合力,恐怖主义没有好坏之分,不能搞双重标准。

  诚哉斯言,不搞双重标准,是国际社会打击包括“伊斯兰国”在内的恐怖主义组织的必要条件之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