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朱 军:市长可去留,理想当坚守
//www.workercn.cn2015-09-09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继今年6月菏泽市副市长张毓华辞职后,时年50岁的济宁市市长梅永红日前也辞去公职。有人惊呼公务员离职潮即将来临;有人则肯定这是社会正常流动的需要,正所谓世界那么大,去留本寻常。

  担心公务员出现离职潮,并非全无道理。一方面是个别重要岗位主要领导主动离职,留在岗位上的公务员也有像梅永红的抱怨——收入低、压力大;另一方面,2015年度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创5年来最低,似乎也说明公务员的吸引力在下降。但是事实上,不少数据也显示,相比其他职业,公务员的离职率近年一直偏低。就当下政治经济环境而言,也很难出现1993年那种风行一时的“下海潮”。市场经济经过二三十年发展,已经日趋完善,目前社会不存在那么大的转轨的趋势性机遇。因此,正如人社部前不久的表态:公务员离职潮不存在,公务员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数量的人员流动应该说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是正常现象。

  舆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辞职市长的抱怨,即“每天工作超10小时,工资7000元”。这位市长的抱怨可能也是实情,譬如网络曾经总结公务员辞职三大类型:身心俱疲型、压力山大型和急流勇退型,除个别公务员急流勇退之外,大部分公务员辞职都属于“身心俱疲”和“压力山大”。背后的苦衷无外乎“薪酬水平偏低”、“晋升空间狭窄”以及“压力大、幸福感低”。不过话说回来,公务员职业吸引力位于第一和第二的分别为“稳定”和“有保障”,薪资待遇和工作条件一直就不是最大影响因子,“工资少压力大”之说其实难以自圆其说。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八项规定”、反腐肃纪、养老金并轨……越来越细致的规定正在打消个别公务员不合理的预期。一些公务员正常流动离职其实正彰显了改革的成效。大家都争着当公务员,并不是一件好事。群众以往对一些公务员人浮于事、形式主义、贪污腐化等问题颇多怨言,改革必定会导致一部分人受到冲击。梅永红曾经也说,“你对这个收入不满意,可以去做别的选择。绝不能把工资偏低作为腐败行为的借口”。我想,梅永红的选择也体现了一个公务员应有的底线。

  可以想见,随着改革力度继续加大,公务员正常流动会形成新常态,改革成效会更加显著。观察改革成败可观察两方面的效应:一是当官越来越“难”,动机不纯、想升官发财的以及庸庸碌碌的公务员,自然会被淘汰。另一方面,做公务员会越来越“简单”,因为没有了那么多潜规则。考虑到政策都有滞后效应,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形成大规模的社会反馈,仍需要长期的观察。目前改革在提速,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政府在审批、把关环节,掌握了过多权力和资源,这些都应该还给社会、还给企业、还给基层,由政府配套的职能要越来越少。长期来看,这就需要一些部分公务员适应环境,主动放低身段甚至放权放手乃至分流。

  觉得收入不能体现个人价值,有些抱怨甚至主动“跳槽”,都是人之常情,无需多加苛责。笔者特别欣赏梅永红曾经对媒体说的一句话,“公务员实际上已经变为一个职业化的岗位了,而不是把公务员就理解为‘官’了。如果有更好的职业追求,可以更加充分地实现个人抱负和理想,就可以另谋他职”。这种“普通人心态”其实是群众路线的朴素表达。公务员只是一种职业选择,一种人生选择,无论“去”和“留”,无论做公务员还是经商做教师,都是为群众服务,在任何岗位上把群众的冷暖和甘苦放在心坎上,都是最崇高的抱负和理想。

  本质上说,对公务员离职现象的关注,反映了人们对改革和反腐成果的期待,对公务员收入更加透明、人才合理流动的期待。对打造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来说,人才和体制正是关键所在,高效廉洁地为群众服务应是每个公务员的政治抱负。改革的目标也在于:职业可去留,理想当坚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