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夏 伟:“行政副中心”花落通州 京津冀振翅待飞
//www.workercn.cn2015-07-14来源: 未来网
分享到:更多

  随着最近几年北京市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空间拥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的缺陷不断暴露出来,城市承载力严重不足。而受到北京市的各项配套相对周边地区完善等因素影响,北京市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还在不断强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北京市聚集,天津市和河北省等周边地区却与北京市的发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出现断崖式的落差,影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少有识之士早已经看到这个问题,提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

  在新近召开的中共北京市委全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首次提出要聚焦通州,加快城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

  北京市政府东迁将对破解当下的困境起到示范作用,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突出作用:一是有利于打破分割、形成发展带。特别是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如果更多的中央企业、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能够从北京市的核心城区迁至京津冀周边区域,将有利于打破京津冀地区的块状分割局面,有利于京津翼工业化发展由点到边形成发展带、自然融合成边成带。北京市政府等党政机关迁往通州,全力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大大疏解首都非核心区功能,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二是有利于北京城市地位重新建构。通州备受关注,折射的是各界对北京这座国际都市未来城市定位、产业变化和人口疏解的想象。从宏观层面看,通州定位的变化不仅是首都空间格局的一次重新建构,同时更牵动了环北京地区,特别是京津冀一带产业人口格局的变化;从全国来说通州副中心的建设有可能成为样板和先导,带来一场大城市副中心建设高潮;从微观层面看,对居住者而言,可能意味着择业、定居的重新考量。

  三是有利于北京资源整汇,改善投资环境。通州副城市中心的建设将尽快疏解北京公共服务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增强副中心服务能力;加快高端产业的培育和引入,努力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实现产城融合发展,降低与中心城之间的“潮汐式”交通压力。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天津与河北将担负起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任。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人口的流入以及产业设施升级将助涨当地土地价值、激发住房需求,对地方带来直接利好。随着京津翼一体化发展及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大,京津冀区域内钢铁、水泥等产业淘汰产能成效相对突出,随着基建投资量加大,区域内龙头企业的供需关系将显著改善,过剩产能有望加速化解。对于环保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关系,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最为脆弱,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最为突出。北京、天津、河北的行政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决定了单一地无法独立解决整个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通州在京津翼版图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三地协同发展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惟一途径。

  但是在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认真总结北京中心城发展的经验教训,要对通州进行前瞻性规划,提高规划的刚性约束,不能随意改变规划;在交通方面,要提早规划轨道交通,建设副中心内部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提早谋划,做到规划引领人口产业布局;一定要留下青山碧水,预防新的城市病,真正体现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更要有跨区域发展思路,谋划通州副中心与周边区县的联动发展,一体化规划,协同化发展,把通州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先导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