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齐 岳:中美对话从来都不简单
//www.workercn.cn2015-06-25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彼此挑刺,共同成长

  双方的矛盾多多也是显然的,也没有必要否认。汪洋副总理和美国国务卿克里都坦陈两国很多地方并不咬弦,对话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消除误会、避免错判。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双方彼此“抱怨”客观上有利于大家共同进步。

  美国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在大声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同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政府没有屈服于压力,而是吸收这种要求中的合理部分,按照自身内功的提升速度循序渐进地推动汇率改革。国际压力促进了国内外汇管理领域的完善,同时也使得我们现在能够以更强的姿态向美国提出更多要求。此次对话中,中国希望推动人民币进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SDR货币篮子,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这一举动的前提正是人民币市场的不断发育。

  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的货币政策也有要求。如今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困扰的一大因素就是美联储加息政策的不确定性。从历史上看,美国但凡从货币政策的宽松阶段进入紧缩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就会遭遇外部的冲击。这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有关系。上一次大浪袭来时,发生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海啸。中国如今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某些口径上甚至能超过美国的经济总量,所以构成美国货币政策不得不考虑的境外因素。中国要求美国在货币政策上采取更为审慎的立场,已经对美联储的决策思路产生一定影响。

  这种基于自身重要性而给彼此施压的行为还体现在投资上。中国认为商人去美国投资的门槛过高,要受到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严格审查,获得商务签证方面也有困难。而美国方面则要求中国进一步打开资本和金融市场,让境外资金能够比较自由地到内地来炒股或买卖债券。双方自然有各自的底线,但彼此不断相互通融也是近年来的常态。

  当然有时候“抱怨”显得太过激烈而成为“吵架”,引起相关各方的一致紧张。此次会前南海问题、国家机密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再度成为双方唇枪舌剑短兵相接的战场。另外美国国内看空A股甚至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双方差异如此之大而要共处,这种事情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有更为广阔的合作背景,来稀释这些摩擦。所幸如今正是这种形势。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