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都想赚钱”只能让电影成为资本的“独舞”
舒锋
//www.workercn.cn2015-07-0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导演侯孝贤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台湾电影所面临的困境,他坦言:“问题就是每个人都想赚钱。”侯孝贤认为拍赚钱的电影要比拍艺术电影更难,“因为要普罗大众都相信且喜欢你的片子。”他认为这种做法容易“重复”,一种电影卖座后其他同类型片子难免遭遇票房滑铁卢。

  推理来看,“问题就是每个人都想赚钱”这样的判断同样也适合于大陆电影。那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想赚钱”恐怕并没有错,但“都想赚钱”,就是“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投资人、制片人不是慈善家,对电影票房提出要求没有问题,要求投资有所回报,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电影市场的要求。但并不能因此就把电影当作赚钱的工具,甚至把赚钱与否当做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衡量和评判标准。这是个问题,最起码侯孝贤就认为“都想赚钱”的电影生态并不理性,而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电影是什么?是艺术,是文化,当然也是工业时代的文化商品。不过,文化和商品的平衡把握在当下却出现了失衡的状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的观点很值得思考,她说,“现在的中国电影是被太多钱噎住了。电影艺术只能与资本共舞,是事实;但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独舞,那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电影。如今电影产业扩张,资本过剩,是好事;但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假面舞会,那只有死路一条。”

  结合“都想赚钱”的电影病,笔者以为,症结就在于不少人把电影的利益考量凌驾于艺术和文化之上,甚至为了利益可以对电影的艺术和文化内涵进行无原则、无底线的阉割,可以抽空电影作为艺术和文化的存在根基,只把电影当作赚钱的筹码,由此怎能不“生病”呢?

  电影是工业社会产生的艺术,再赚钱的电影,如果不能给观众带来心灵和情感的震撼,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是以商业价值为目标的消费性文化,而过度的商业追求使其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媚俗文化,电影业并不例外,功利性到处蔓延。米兰·昆德拉指出:“媚俗者对媚俗的需要:这是那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丽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象流下心满意足的泪水。”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当电影将粗疏浅陋的流行趣味风尚奉为最高律令,迷失在世俗的层面里而无法自拔时,将必然丢弃电影的严肃和高雅,在驱逐电影理想的同时,让电影成为媚俗和功利的牺牲品。

  英国导演汤姆·霍伯在第16届上海电影节期间曾提出“为何中国电影如此商业化”的观点:“在中国这些天里,我有了这样的印象,有很多年轻的导演希望自己能够拍大片,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其中票房的压力比创作好的艺术作品的压力更大。在我看来,中国应该保护和注重电影在艺术上的成长。”应该指出,在消费社会中,市场法则越来越霸道,电影业当然不例外,制作方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做出听从市场召唤的选择——匍匐于利益,但能为了利益放弃电影作为艺术的基本底线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